秦桧的2个小舅子有多无耻?都投降了金朝当了官

cht 2023-04-25 5次阅读

南宋奸臣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家世并不显著。

北宋重视科第,盛行榜下求婿,北宋的名门高官,为了维持家声,巩固势力,蟠踞官府,庇护子孙,往往把女儿嫁给中了进士的新贵。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

秦桧的老婆王氏就是这样嫁给秦桧的。

王家原籍四川,但已久居开封都城一带。

祖父王珪(1019————1085)是有名的宰执。

在实行王安石新法的时期,从1070到1085,王珪都在台上。

但他并非真正相信新法。

宋神宗去世,王珪看出朝廷的情势改变,又转而拥护恢复旧法的太后(传见《宋史》卷一三二)。

王珪两个儿子,王仲山和王仲薿,他们2人远在秦桧主张向金人求和之前,早就不能尽职守节,公然降敌。

其中王仲山尤其无耻,而他就是秦桧的老丈人、秦桧老婆王氏的父亲。

当时,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打过长江,这是游牧民族,破天荒第一次渡过长江。

渡江以後后,金兵兵分两支。

一支从南京附近直扑浙江,从浙西赶到浙东。

宋高宗计划,从宁波航海,迳向台州温州沿海。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君主航海,破天荒的经历。

另一支金兵,追赶逃向江西的太后。

从建康(南京)打进江西,或降或走的知州,有十四人之多。

王仲山、王仲薿就在其中。

王仲山当时任抚州(即王安石老家的临川)知州,金兵将到,他随即望风而以城「降拜」。

头像已丧名节,而朝拜则更无耻。

金人没要王仲山做官,却利用他的儿子(不知是那一个)任知州,「权知州事,令括管内金银,赴洪州(即南昌)送纳。

王仲薿则任袁州(即江西宜春)知州,袁州靠近湖南边境。

也用不著金兵去打,王仲薿和他哥哥王仲山一样,赶紧投降。

2个兄弟连袂降敌。

消息传来,南宋震惊。

朝廷严词痛斥,以儆效尤。

诏命说:「今两兄弟,为郡江西。

临川先降,宜春继屈......虽尔无耻,不愧公议,然亦何颜下见先人?」所谓先人,即曾任宰执的王珪(《南宋书》,卷卅一,页91)。

这责词简直是破口大駡他们兄弟死不要脸。

金人渡江南下,目的是追袭宋高宗和太后,以断南宋承继的根据。

女真既无充足的人力,也没有征服长江流域的计划,甚至统治黄河流域,暂时还得利用伪政权。

因此,南下的追兵不久就退回北方。

许多降拜的官吏,并不一定跟金人一起走。

有的参加了刘豫的伪齐政权,有的厚颜归正,仍然留在南宋。

王仲山的下落,缺乏史料,无从查考。

但据说他在山东有产业,还帮助了原来被金人掳去的女婿、女儿秦桧夫妇,回到南方。

这段传闻说:「王仲山原有别业在济南。

金(人)为取千缗赆其行......人知其非逃归也。

」(《要录》,页720,引朱胜非,《秀水闲居录》)朱胜非的回忆录,不一定可靠。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南宋和伪齐之间,并未断绝交通,亲戚之间,更不会不设法通声气。

在这里固然没有证明,但下文讨论郑亿年的情节,自会明白。

哥哥王仲山虽然无声无臭,弟弟王仲薿却忝不知耻,还在政界不断钻营,在1130年(建炎四年),南宋言官提出他在袁州「投拜」敌人之罪,应加惩罚。

於是王仲薿贬为沂州团练副使,被安置在潮州。

1135年(绍兴五年),秦桧回南宋,出任大臣,立刻设法替他恢复名誉。

刑部检举王仲薿的档案,就不提他降金的丑态,另找理由,解释贬责。

於是只好决定恢复王仲薿旧的官阶,而作为退休。

这段记载说:“责授沂州团练副使王仲薿复(就是恢复)中大夫(官阶),与宫观(就是有收入的退休)。

言者论其不廉不忠,乃诏更俟一赦取旨(即等下一次大赦再考虑执行这命令)。

王仲薿当然不甘心。

第二年上疏,称述元佑时代宣仁太后主政,恢复旧法。

他的父亲王珪是赞成的,有神道碑为证,不该受谤说他不忠,反对旧法。

宋高宗据此陈说为理由,下令王仲薿“复左中大夫,与宫观”。

换言之,不等大赦,王仲薿终於取得退休的荣誉。

当时,言官就不再说话。

1143年(绍兴十三年),在南宋与金国 的和议达成,王仲薿年逾八十,还大做文章,向朝廷歌功颂德,以干恩典。

这段总叙,值得钞录:「左正议大夫(官阶)提举台州崇道观(退休待遇的宫观空衔)王仲薿复显谟阁待制(恢复比前列更高的官阶)致仕(完全退休)。

」为什么呢?「仲嶷始坐江西降敌失官。

後复故秩。

至是献绍兴圣德颂於朝,且遗秦桧书......书未报而仲嶷卒。

权中书舍人刘才邵(显然是讨好秦桧)因言其所颂,既进归美之实,而权制典雅,真得家法之传(父亲是宰执),乃有是命(上列的任命)。

」原文注引王明清《挥麈录余话》:「王仲薿(字)丰甫......後秦......再入相......以启恳之。

会之(秦桧字)为开陈,诏复原官,奉祠(即宫观)放行。

......诸孙皆奏京秩。

年八十余卒。

」(《要录》,页二四一五)降敌之後,居然载誉归老,荫及诸孙。

哥哥王仲山先死,但他追敍了没有呢?就当时的记录看,好像没有。

但他是秦桧的岳父,怎会没有?也许隐蔽不宣,也许秦桧当权时毁改档案,故意删了。

顺便提一下,王仲山还有三个儿子:王晓、王历、王著,都是小官。

王晓王著先後都在温州做过通判;王历做过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官;而王著,史书上没有记录。


标签: 秦桧  2个  舅子  有多  无耻  投降  金朝  当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