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解读之历史上英年早逝的10位名人

cht 2023-04-23 6次阅读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他们在当时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都深刻影响着当时的历史走向,可惜他们却英年早逝,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英年早逝的10位名人。

1、西楚霸王项羽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名气非常大的一位武将。

在秦朝末年的乱世中,项羽跟随他的叔叔项梁起兵反抗暴秦。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招降秦将章邯,并且坑杀了20万降卒。

项羽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之后项羽与刘邦进行了持续四年的楚汉战争。

彭城之战,项羽率领3万精骑打败刘邦的56万大军,使得刘邦仓皇逃窜。

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劝谏,刘邦得以脱身,最终在楚汉战争中落入下风。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退至垓下,此时身边只剩下28个人,经过一番大战,项羽一人斩杀几百人,但终究是寡不敌众,于乌江自刎而死,时年31岁。

2、淮阴侯韩信

韩信是汉初名将,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也是楚霸王项羽的对头。

韩信本来在项羽麾下,可是没得到项羽的重视,于是转投刘邦,在萧何的推荐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统领汉军征战天下。

韩信的确是大才,他制定“汉中对策”,还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在拿下齐国后全歼过来支援的龙且二十万楚军。

可以说当时汉军正是因为有韩信才得以节节胜利。

韩信

公元前202年,韩信带兵将项羽围困在垓下,围歼楚军,项羽兵败自刎而死。

韩信也达到了他一生的最高点。

天下初定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封为楚王,后来被人诬告,贬为淮阴侯。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时年35岁。

3、冠军侯霍去病

霍去病应该是历代武将立功的典范了。

他18岁跟随舅舅卫青出兵匈奴,两次功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

霍去病影视形象

公元前119年,21岁的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

战后霍去病被加拜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与舅舅卫青同掌军政。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从18岁从军到23岁去世,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霍去病立下的功劳是之后历朝历代武将都难以打到的高度,单是达到封狼居胥的武将就屈指可数。

4、小霸王孙策

孙策是孙坚长子,自小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

孙策17岁时,父亲孙坚战死,孙策不得不委身于袁术,公元195年,孙策离开袁术回到江东单干。

孙策

离开袁术的孙策犹如鱼儿进入了水中,孙策带领父亲孙坚留给他的骨干,加上他自己的能力,很快在江东打下了一片疆土。

建安三年(198年),23岁的孙策被朝廷封为讨逆将军并被封为吴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在外出打猎时遇刺,不久便去世,时年25岁。

孙策临终前将江东大权全部传给了弟弟孙权,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5、郭嘉

有句话叫“郭嘉不死,诸葛不出”,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了郭嘉的能力。

郭嘉出身于颍川郭氏,早年他投奔了冀州袁绍,可是不得袁绍的重用,于是他离开袁绍,在家赋闲了六年。

后来在荀彧的推荐下,郭嘉出山成为曹操的谋士,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

郭嘉

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

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

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可是郭嘉却在公元207年因病去世,时年37岁。

6、周瑜

周瑜是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孙策的连襟兼好友。

兴平二年,周瑜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建安三年起周瑜跟随孙策开始平定江东,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后,周瑜又开始辅佐孙权。

周瑜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抗曹,周瑜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

次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在巴丘病逝,年仅36岁。

他的去世对东吴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损失,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在演义中更是有“既生瑜,何生亮”的说法。

7、岳飞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曾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他率领的岳家军在与金军作战中屡战屡胜,打得金军闻风丧胆。

岳飞率领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马上就打到北宋故都开封了。

可是朝廷中的主和派处处掣肘,以秦桧等人为首,他们联合宋高宗赵构给岳飞下了12道金牌,岳飞不得不班师回朝,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岳飞

回到临安后,岳飞被秦桧等人诬陷下狱,最后与“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时年39岁,一代抗金名将没能死在战场上却被自己人害死。

如果宋高宗给力一点,支持岳飞北伐,说不定就可以恢复北宋故土,赵构在历史上的名声也不会那么差,可惜他自毁长城。

8、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所以又称他为“国姓爷”。

顺治二年(1645年),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郑成功

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次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然而在收复台湾不久,郑成功就暴毙身亡,时年38岁,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

9、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初名将,17岁时跟随皇太极出征,此后他参与过攻打朝鲜、蒙古和明朝的诸多战争。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并掌管吏部,可以说是年轻有为。

公元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与豪格争夺大清的皇位,最终俩人谁也没能继承皇位,而是由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摄政王的身份辅政。

后来多尔衮把济尔哈朗挤兑走,他自己一人掌控了清朝大权。

多尔衮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在塞北狩猎途中暴毙,时年39岁。

顺治帝听说后亲率文武大臣出城五里迎接多尔衮的遗体并以皇帝的礼仪将其下葬。

然而两个月后,他的政敌纷纷出来揭发他,最后被顺治帝毁墓掘尸。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10、蔡锷

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将,师从梁启超,后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训练新军。

宣统三年(1911年),蔡锷擢升为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武昌起义爆发后,蔡锷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发起重九起义,使云南脱离清廷管辖。

随后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

1913年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软禁了起来,1915年蔡锷设计逃出北京,回到云南发起护国运动,出兵讨袁。

蔡锷

1916年,袁世凯死后,蔡锷出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旋即因病赴日本就医,可惜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时年34岁,北洋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蔡锷因发起、领导了护国战争,当时及后世多视其为“再造共和”或“再造民国”之人,值得一提的是,朱老总当年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就是在蔡锷将军麾下任职,也颇受蔡锷重用,所以蔡锷是朱老总的伯乐。


标签: 历史上  英年早逝  10位  名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