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还是秦桧:杀害岳飞的真正元凶究竟是谁?

cht 2023-04-20 7次阅读

赵构还是秦桧:杀害岳飞的真正元凶究竟是谁?_历史奇闻_第1张

#头条创作挑战赛##游客从岳飞观拿铁板砸秦桧像被控制#看了《满江红》之后,有的观众倒是很生猛,看完电影以后直接上铁板砸秦桧像,结果被安保们控制住。

赵构还是秦桧:杀害岳飞的真正元凶究竟是谁?_历史奇闻_第2张

这位大哥未免太激动,不过感慨之余,禁不住回想历史,杀害岳飞的历史罪责,究竟应该归给谁?

秦桧与其妻子王氏跪像

岳飞当年的功勋

岳飞早在19岁时就曾投军,当时黑山白水间的女真人尚未真正崛起,北宋在北方的强大对手仍然是契丹人建立的大辽,辽朝直到快灭亡时,仍然牢牢控制着幽云十六州。

据说岳飞的名字来历也很有趣,出生时,他家屋顶飞来一只大鸟,鸣叫几声就走了,由此岳飞家人就给他取名“飞”字,且字“鹏举”。

名将诞生,飞鸟也来凑趣?是巧合还是天象不得而知,但是岳飞的军事经历,完全称得上一飞冲天。

岳飞投军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他此时暂时离开军队,去给父亲守孝。

到女真人崛起之后,建立了金朝,并以摧枯拉朽的势头消灭了辽朝之后,很快威胁到北宋王朝,此时金朝兵分两路大举南下。

公元1126年,金军大举南侵,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他一生的传奇军事生涯。

由于岳飞军事天赋很高,用兵灵活,从不死板教条,因此深得徽宗赏识,并很快得到晋升。

公元1129年,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领金军精锐再次南下,而宋将杜充不战而逃,轻易放弃了汴梁,孤军驻扎之下,岳飞只好随之后撤,没多久,杜充干脆率军投降,朝廷为之震撼,岳飞孤军奋战之下,巧妙设下埋伏,在广德一带大破金兵后续部队,连续6战6胜。

而东路金军已经达到江苏,逼近常州,岳飞侧面攻打金军援兵,连破4支金兵。

之后,岳飞更是布置埋伏,大败金兀术的精锐兵力,一举收复金陵,迫使金兵全线北撤,至此,岳飞名声大振。

岳飞统兵有方,不仅精通兵法,更是严格约束部队严守纪律,其带兵严格、爱民如子的军事作风深得民心,百姓将岳飞视为偶像,称其军队为“岳家军”。

岳家军纪律之严明,几乎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战斗力之强悍也堪比当年东晋的北府兵。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甚至兵士如果破坏庄稼即按军法处置,这样严格到不近人情的军事纪律只怕连后世的蒙古军队都自愧不如。

博物馆内的岳家军像

在这样严明的纪律的战斗力加持下, 岳飞率军多次击败金军,令女真人对宋朝军队的战斗力重新评估,岳家军的实力和松散无能的北宋军队完全是两个概念,金兀术也只能无奈感慨:“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战争进展的转折点

公元1137年,南宋朝廷基本已经稳定在江南一带,而岳飞此时累积军功,已经升任太尉的高位,而此时岳飞仍然主张北伐收复中原,这与宋高宗赵构偏安南方的心态严重相悖。

此时的赵构,在立嗣和北伐两件事上,已经对岳飞十分不满,因为赵构生怕北伐的将领威望太高,产生无法控制的“军头”。

瞌睡遇上枕头,此时的奸臣秦桧,恰恰摸准了赵构的心态,极力主张宋金两国和谈,并上奏高宗说自己能充当和谈使者促成议和。

这一来,正担心武将主战派们太过强盛的高宗赵构,立刻找到了平衡人物,大力提拔秦桧,不久升任其为宰相。

仅仅两年之后,中原军事态势产生逆转,金兵已打算北撤,汴梁一带已经空虚时,岳飞却连收十二道金牌,被命令退兵。

对此岳飞只能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只能无奈撤兵。

至此到蒙古崛起之时,南宋再无挥师北方的雄心壮志,也再没有打回过中原,实际上奠定了偏安江南并就此覆亡的基础。

岳飞遇害

公元1141年,岳飞撤军后,金军立即重新占领了中原地区。

更有传闻,完颜宗弼写信给秦桧,企图借秦桧之手除掉岳飞这一心腹大患。

于是秦桧密报高宗,得到默许之后,夺取了岳飞的兵权。

随后,秦桧再次捏造事实,诬陷岳飞谋反,收买岳飞手下,并将岳飞构陷入狱,最终于风波亭杀害岳飞、岳云父子,以及其大将张宪。

时年岳飞仅三十九岁。

岳飞的遇害,震惊了朝廷,越多主战派武将和心怀正义的文臣纷纷质疑,另一名将韩世忠甚至气势汹汹地质问秦桧,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要求秦桧提供岳飞谋反的确凿证据,秦桧只能以“莫须有”来应付。

韩世忠气愤地反问:莫须有三个字,岂能令天下人心服?

秦桧身份可疑,不管是从金朝杀了卫兵逃回,还是被金人故意放回,他的诉求自然是宋金议和,那么北伐收复中原的意愿强烈的岳飞,自然成了他要扳倒的目标。

元凶魁首究竟是谁

问题来了,那么赵构又为什么要默许秦桧杀害一个忠诚的勇将呢?自毁长城的危害他难道不顾忌?

一般史学家认为是“目标冲击”以及“皇位不确定”带来的隐患,岳飞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直捣黄龙府”摧毁金朝的统治,更有“迎回徽宗钦宗二位皇帝”的政治诉求。

岳飞纪念像,醒目的四个字:还我河山

一旦迎回二位皇帝,赵构的皇位合法性就值得质疑甚至岌岌可危了。

迎回二帝,在岳飞看来,也许是洗刷巨大国耻的上佳之选,但在赵构看来,则是危险的方针策略。

对于赵构这样的在位者而言,一旦威胁到皇权地位,他可是毫不手软地予以打压。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个理由不充足,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南宋统治集团的新班子已经定了,一旦二位旧皇帝回来,臣子们的地位不稳,因此徽宗钦宗的重新登位肯定会受到大臣们的集体抵制——这种风雨飘摇之际,还是求稳为妙,皇帝害怕丢位置,大臣们更害怕丢官,谁都不愿意重新洗牌。

不过总得来说,对于主战派武将们的集体求战呼声,再加上北方义军们的呼应,形成了一股强势的收复失地的力量和舆论,在皇权统治者看来,这批军头们会趁热打铁,很可能形成不受朝廷控制的强大武装力量——岳飞十万大军,外加北方零零散散各地武装力量一二十万,再加上韩世忠、刘琦等其他名将的兵力,主战派可以直接间接控制近四十万兵力。

这在皇帝看来,实在危险的很,所以最佳的选择还是平衡:用秦桧等文臣求和派来压制主战派,而利用金朝大举南下的态势来证明主战派存在的合理性,更可以利用金朝屡犯边境来敲打秦桧办事不利,平衡起来才是真正合理的。

而岳飞,从根本上其实是想打破这一平衡,这就触碰了赵构的敏感神经,至于秦桧是不是金人派来的内奸,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赵构并不担心秦桧能够里应外合闹翻天,从秦桧病重时希望儿子继承相位的请求被赵构严词拒绝来看,秦桧只是一个有用的走苟,他的作用早已被用完了。

赵构既怕迎回二帝造成不稳定,又担心热情亢金之下造成军民百姓不受控制,中原地区出现自立为帝的局面,因此缩在江南才更安全。

他与岳飞君臣之间的矛盾冲突,却在秦桧和金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演变为忠臣无辜被杀的悲剧。

即便帝王心中,势必要杀害良将,秦桧的投其所好行为很可能得到默许,但秦桧横插一杠,其助纣为虐以及力主求和的恶劣行径,势必被钉上耻辱柱。

岳飞像

这样看来,谁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已经一目了然,都逃不出历史的记录和审判,就连完颜宗弼,在其死后,金朝内讧不断,海陵王完颜亮上位之后,将完颜宗弼的后人及亲信几乎全部清除。

然而,抗金英雄岳飞的高尚品格,却世世代代受到后人的纪念和仰慕。

赵构还是秦桧:杀害岳飞的真正元凶究竟是谁?_历史奇闻_第3张


标签: 赵构  还是  秦桧  杀害  岳飞  真正  元凶  竟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