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会如何解救公民阿尔马迪?

cht 2023-04-17 4次阅读

拜登政府会如何解救公民阿尔马迪?_世界奇闻_第1张

家住佛罗里达州的美国公民阿尔马迪今年72岁,全名叫萨阿德·易卜拉欣·阿尔马迪,看到“易卜拉欣”这样的关键词就知道这位大爷祖籍中东,具体说来他是一名沙特移民。

阿尔马迪年轻时的工作是“项目经理”,一旦某个企业用“项目制”的方法组织生产,那么整个项目的领导者就叫项目经理,团队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归他管,但是论工资却不一定最高。

阿尔马迪在这个位置干到退休,享受着子孙绕膝的晚年生活,无聊了就旅游上网,日子过得安逸。

拜登政府会如何解救公民阿尔马迪?_世界奇闻_第2张

2021年11月,71岁的阿尔马迪打算回一趟阔别已久的祖国沙特,想趁他还有体力把自己在沙特的房产处理掉,顺便跟那边的亲朋好友吃个烤串。

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发个朋友圈,一些神秘人物就把他塞进面包车带走了。

接机的亲戚等不到人,远在美国的子女也联系不到他,一个大活人就这样失联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家里人接到陌生号码来电,说阿尔马迪涉嫌支持恐怖主义被安全部门逮捕了,目前人在拘留所里关着,等待他的是司法机关的调查、起诉和审判。

阿尔马迪的亲戚朋友无比震惊,怎么也不相信安分守己的阿尔马迪会在晚年进入如此高风险的行业,对于这项指控,阿尔马迪本人也感觉莫名其妙。

(被沙特判刑的美国人阿尔马迪)

在条件恶劣的牢房里关了11个月,经历了一些躲不掉的皮肉之苦后,阿尔马迪于今年10月3日收到了他的判决结果:16年有期徒刑、14年旅行禁令,加起来正好是30年。

换句话说,16年后他将出狱待在沙特,30年后他才能离开沙特飞往美国,如果他身体硬朗,届时他将104岁,美国总统都换了8届,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阿尔马迪到底做了什么,配得上如此严惩呢?

原来老头喜欢上社交网站,也比较关心祖国沙特,看得多了就忍不住要针砭时弊,对沙特的部分新闻做过点评。

相关内容他评论的并不多,7年时间也就14条,平均下来一年两条。

这14条推文有些批评沙特政府腐败,有的批评沙特拆除麦加和吉达老城区不保护文物,当然也蹭热点地批评过著名记者卡舒吉遇害案。

沙特安全部门认为72岁的阿尔马迪企图破坏沙特王国的稳定,有支持恐怖主义的行为,对沙特王室的生意不利,于是给他判了刑。

由于沙特方面没公布阿尔马迪这些罪名的其他证据,只能认为处罚就是基于这14条推文,量刑标准基本上是一条推文一年多,总共16年。

要是把旅行禁令也算进去,一条推文折合两年多。

阿尔马迪到底冤不冤呢?外人看来他简直冤死了,但是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可不这么认为。

在那倒霉的14条推文中,批评王室腐败或拆除老城区的应该问题不大,最致命的是卡舒吉遇害案那一条。

卡舒吉原本是个沙特人,在中东地区做记者兼时事评论员,言辞犀利好几次被沙特政府请去喝茶,次数多了就以受害者的身份去了美国,在国际知名媒体继续干老本行,放飞自我地继续批评沙特,成了王室眼里的“美奸”。

由于业务能力出众而且笔耕不辍,卡舒吉在行业内炙手可热,王储小萨勒曼表示这个人不能留了。

2018年10月2日,卡舒吉推开沙特驻土耳其的使馆大门,进去办理结婚证件,埋伏在里面的人就把他处理了,处理的尸骨全无、灰飞烟灭。

(在土耳其遇害的原沙特记者卡舒吉)

之后的3个月里这件事火遍了全球,所有的官方媒体和个人媒体集体蹭了这个热点,把沙特王室的奇闻异事翻了个底朝天供全球网民消遣娱乐,随着蛛丝马迹的证据被公布,各路写手发挥想象力把这件事几乎写成了悬疑小说,幕后主使直指王储小萨勒曼。

小萨勒曼出生于1985年,在他33年的人生中,从未遭受过如此羞辱,更可气的是沙特扛不住各国的压力,后来审判了11名涉案嫌疑人。

这件事变成了王储心里永远的痛,谁敢再提此事就让谁倒霉,谁曾经蹭过这件事的热点也要秋后算账,阿尔马迪就踩了这个雷。

根据沙特2014年生效的反恐法,“扰乱公共秩序、侮辱国家声誉”的个人行为属于恐怖主义;2017年更新的反恐法认定“侮辱国王或王储”也属于恐怖主义,安全部门可以依法把嫌疑人拘留一年。

因此阿尔马迪从去年11月被关到今年10月还不满一年,沙特方面的行为是“合法”的。

那么这个16年的刑期是怎么来的呢?局势君查阅了沙特的“反恐法”,其中第35条规定说“利用个人能力提供了信息、指导和教育”的,判15年以上;第38条规定,“向恐怖分子提供信息、咨询”的判10年以上20年以下;第43条规定,“任何人在互联网上协助坏人或传播他们的思想”,判5年以上20年以下。

随便一条拿出来,都够阿尔马迪绝望的。

沙特至今没有公布更多或更具体的证据,外界只能选择相信阿尔马迪儿子的话,说他父亲纯属因言获罪。

阿尔马迪的儿子叫易卜拉欣,自打去年父亲被沙特警方带走后就开始奔走相告,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给美国的有关机构,从州政府一直打到白宫,希望他父亲可以被解救回来,毕竟他是美国公民。

(阿尔马迪和儿子易卜拉欣)

根据电影情节,一旦某个美国人在他国被人捆绑和泼冷水,一定有个器宇轩昂的外交官跑过去把人带回来,或者海军陆战队破窗而入把人抢回来。

但是易卜拉欣努力了一年,这种事也没有发生。

在他求助的早期阶段,政府部门也是互相踢皮球,摸索了很久终于找对了地方,但是对方也只是告诉他,他们会向驻沙特的大使馆反馈让他耐心等待。

耐心的结果是没了下文,问的次数多了对方也不耐烦,说你给一个不想听到你声音的人打电话是几个意思?还有民主党官员嘲讽他爹支持共和党。

2022年7月份拜登计划出访沙特,易卜拉欣提前两个月得知了这个喜讯,于是他从5月份开始频繁给白宫打电话,希望拜登在见到小萨拉曼的时候,让对方把自己父亲放回来。

白宫官员很担心易卜拉欣把这件事闹大,于是私下安慰他说你要低调、要有大局意识、不能为难总统,只有你听我们的话,我们才能替你安排,不然你绑架舆论施压,弄不好小萨勒曼直接给你撕票了。

易卜拉欣觉得有道理,于是他满怀期待地等待7月的到来,期待拜登届时义正辞严地训斥小萨拉曼有眼无珠,居然欺负到老子头上来了。

可是拜登心里并没有底。

在自己上任的第一年,他曾发布报告指责王储萨勒曼参与了卡舒吉的谋杀,还披露了一份沙特涉嫌介入“911事件”的文件,引发了受害者向沙特的索赔,他还拒绝为沙特在也门战争中提供精确导弹。

拜登咨询了一下身边的人,他们说以小萨拉曼睚呲必报的性格,他对你没什么好感。

这几年国际油价因为疫情比较低迷,俄乌战争打响后美欧对俄罗斯能源的极限制裁把价格提上去了,普通美国人压力也大。

拜登出访沙特的最核心诉求,就是希望沙特带头增加产量把油价压下来,既方便了美国民众,也不给俄罗斯趁机发财的机会。

但是沙特等国好不容易等到油价上涨赚点钱,心里盘算着继续减产保持油价坚挺。

拜登一把年纪亲自到沙特跑一趟,能搞定这件事吗?

(拜登和沙特王储小萨勒曼)

拜登肩上的使命显然比阿尔马迪的个人自由更重要,当然他和他身边的官员可没人敢公开这个想法。

拜登见了小萨勒曼也不可能把阿尔马迪的案子放在第一位,如果正经事谈得顺利愉快,这件事可以附带提出来,王储一激动说不定就放人了;如果正经事没谈拢,再提这个案子就很扫兴,王储估计连晚饭也不想管了。

拜登7月15号落地沙特,7月16号飞回美国。

两个多月之后的10月3号阿尔马迪的案子正式开庭,对于易卜拉欣来说,拜登出访沙特到底有没有成果,这场审判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那天的审判纯粹是沙特人的专场,阿尔马迪的亲属没有出席,美国驻沙特使馆也没有派人到场。

事后易卜拉欣质问白宫相关负责人,为什么咱们大使馆没人出席?负责人深表遗憾地说,他们忘了通知使馆工作人员。

10月3日的宣判结果是残酷的,阿尔马迪收到了16年有期徒刑外加14年旅行禁令,这个结果说明拜登出访沙特在解救阿尔马迪这方面毫无效果。

10月5日沙特主导的“欧佩克”开会决定从11月开始每天减产200万桶来稳定国家油价,这个结果说明拜登连正经事也没办好,他的沙特之行基本已完败收场。

那么拜登到底有没有向王储提出释放阿尔马迪呢?要么他压根没提,沙特方面按照自己的步骤走了流程;要么在他提了卡舒吉案后扫了王储的兴,导致阿尔马迪被从重处理。

易卜拉欣得知这个宣判结果后五雷轰顶,决定不再做那个听话的人,过去几个月就是因为太听话没把这件事闹大,才导致自己父亲身陷囹圄一去不返。

宣判结果出来后他开始上网发帖,向各大媒体爆料,成功在两周之内把这事变成了美国的大新闻。

白宫被迫开始了危机公关,承诺要解决这件事。

那么拜登政府解救阿尔马迪的正常流程是什么呢?原来白宫有个“总统人质事务特使办公室”,这个部门专门解救那些在海外被不当拘留的美国人。

他们接到类似的案子时,会根据受害人的情况比对一项法案,看这个人是不是满足被解救的条件。

这项法案是美国国会第5074号法案,其中有11条解救标准,比如他明确是无罪的、被拘留是为了勒索美国政府、拘留是因为促进新闻自由等等。

易卜拉欣挨个比对了这些标准,发现他父亲满足其中的6条,所以“总统人质事务特使办公室”应该立刻马上行动。

(拜登和沙特王储小萨勒曼)

一旦办公室确定了这个人应该救,那么就通知国务卿把这个案件移交给人质事务特使,这个特使属于总统任命的“项目经理”,候选人必须有大使身份而且要参议院同意。

特使确定后,会建立一个跨部门的人质解决联合小组,小组成员来自国防部、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白宫等各种机构,该小组会获取各种信息制定各种方案来讨论此人到底该怎么捞?下一步是建立一个“人质反应小组”,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牵头成立,这个小组基本就涉及具体的捞人行动,并根据捞人过程顺利与否给总统提供各种制裁建议,迫使对方放人。

综合来看,这条法案规定的流程完全是和平解决方法,也就是通过外交手段和沙特交涉,交涉不成就对沙特相关人员制裁施压,比如禁止入境、冻结财产、不让做生意等等。

如果用和平的方法捞不回来,其实也没别的办法了,拜登政府不至于因为一个普通公民跟沙特开战抢人。

另外阿尔马迪不是大人物,一切解救手段必须在拜登政府对沙特的外交政策范围内施展,而不是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

美国白宫网站今年5月份更新了和沙特关系的最新文件,作为全球民主标杆的美国把沙特夸成了花,说沙特油多、战略位置好、在中东有地位,对中东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美之间留学生多、两国贸易额大、政府机构业务广,彼此的合作共同维护着两国利益。

看这个描述美国离了沙特是不行的,那么拜登政府会为了阿尔马迪去破坏和沙特的关系吗?即使是拍电影也给不出肯定答案。

沙特王室就是这么任性,它不会因为对方现在是美国公民就有所忌惮,王储小萨勒曼的意图也很明显,他就是要抓重点抓典型,通过杀一儆百的强势手段震慑其他人,让所有拿他痛苦经历做文章的人望而却步,让这件事彻底被尘封。

阿尔马迪要是轻易就回去了,自己怕是要再上一次热搜,他努力尘封的“卡舒吉案”也可能再次翻红。

看来易卜拉欣要为了解救父亲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而阿尔马迪原本幸福的晚年生活大概率要在监狱中度过,“总统人质事务特使办公室”的办事流程繁琐而漫长,等这件事的热度过去了,舆论也会忘了这个72岁的老人,在他望眼欲穿等待的日子里,那时候拜登或许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

拜登政府会如何解救公民阿尔马迪?_世界奇闻_第3张


标签: 拜登  政府  如何  解救  公民  阿尔  马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