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代,并没有罗成,但有罗艺,但罗艺为人不忠,还曾抛妻弃子

cht 2023-04-13 11次阅读

隋唐时代,并没有罗成,但有罗艺,但罗艺为人不忠,还曾抛妻弃子_古代奇闻_第1张

话说在隋朝初年,天下初定,各个地方还是有小股的流寇作乱,四处骚扰百姓。

位于索泸河西畔留仲村,也是不堪其扰。

正在危急时刻,突然,从土匪后面窜出来两匹战马,骑马白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手里擎着一杆亮银枪,骑红马的是个漂亮姑娘,手里举着一杆梨花枪,两个人一左一右冲进土匪堆里,那群土匪被杀得魂飞魄散,四散奔逃。

在感谢的宴席上,姑娘向大家说出了他们的来历:原本她和那个小伙子是一对夫妻。

小伙子姓罗名艺,祖籍湖北襄阳,从小就胸怀大志,不愿意在家过春种秋收的日子,一心想要从军,做个乱世英雄。

于是他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四处学艺,没料到走到河南南阳的时候,突然染上了寒疾,病倒在了路边。

幸亏遇到当地的大善人姜员外,不但将他接回家中,为他请来当地有名的大夫诊治,还把自己家传的武艺——姜家枪传给了他,并把自己的女儿姜桂枝嫁给了他。

小夫妻在河南过着白天习文、夜晚练舞的日子,可不九之后,罗艺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姜员外看出罗艺想趁着年轻建功立业,于是和痛快地让他们出来了,听说涿郡这边又战事吗?就让他们一路北上,这不碰巧就遇到了土匪打劫,他们就顺势帮了一把。

罗艺和姜桂枝在留仲村过了几年男耕女织、春种秋收的日子,他的心里又不安稳了,适逢涿郡那里又发生了叛乱,罗艺就像前去从军,可妻子姜桂枝刚刚生下了儿子罗松,身体还没恢复,没办法跟他一起远行。

姜桂枝是个贤惠的女人,她知道:如果不让罗艺出去打拼,罗艺就是人留在这里,心也早就飞走了。

于是她主动提出让罗艺前去从军。

罗艺将那缕头发缠好,藏进了怀里,举起右手指着天空对姜桂枝说道:“夫人放心,我若变心,尸首两分。

姜桂枝留在村里,幸亏有善良的留仲乡亲平常帮着照料,总算把小罗松拉扯到了8岁。

8年间,罗艺没有回来过一次,甚至连信也没写一封。

这天上午,邻居渠大娘悄悄走了进来,说:“罗艺他当了官,又娶了一门亲,现在孩子都有了,这消息早就传到村里来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哪位也不愿意跟你说。

大娘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才过来告诉你。

”姜桂枝还是不相信,她站起身来,提枪上马,98迷吧,直奔涿郡。

再说罗艺,他自打离开了留仲村投军之后,仗着手中的亮银枪天下无敌,接连立下大功,被隋文帝封为虎贲郎将,镇守涿郡,时间一长,他早就把留仲村的结发妻子忘到了脑后,又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孟氏,在涿郡过起了声色犬马的日子。

姜桂枝到了涿郡城下,点名让罗艺出来见他,罗艺听说姜桂枝来找他,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他寻思半天,不见吧,以姜桂枝的性子,肯定会守在城外不走;见吧,见了面说什么啊?最后,他硬着头皮来到城墙上,朝下看了看,装作不认识。

姜桂枝也不回家,上马朝西南方向跑去了。

姜桂枝母子从此再无消息,仿佛人家蒸发了一样。

至于罗艺最终的结局,据《新唐书》记载,他因为曾经投靠过太子李建成,所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总怕唐太宗李世民找他秋后算账,于是提前起兵造反,后果兵败被杀。

没人知道——罗艺被杀之时,他是否回想了当初他在留仲村口立下的那句誓言:我若变心,尸首两分。


标签: 隋唐  时代  并没有  罗成  罗艺  为人  不忠  曾抛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