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军对战上普通士兵 古人能够做到以一敌百吗

cht 2023-04-11 8次阅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将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之将军,或领兵十万,或带甲百万,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将军的稀有度,显然要比士兵高出很多,自古以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多是从战阵之中磨炼而来,才干冲杀阵前,取得最后胜利。

  那么,历史的将军,如果与普通士兵对战,真的能做到砍瓜切菜一般,以一敌百吗?

image.png

  历史将军的、儒之分

  历史将军,给人的感觉都是如程咬金一般的猛人,本来在历史的许多将军中,有巨大一部分并非靠蛮力致胜。

  所以,历史将军便理所当然的分为武将军,如关羽、马超、三姓家奴吕布、程知节等等;

  还有一部分历史武将与武将军有所不同,他们虽然也属于武官,也叫将军,但是却并不靠武力上位。

  这一类人在当时一般被称为儒将,比如周瑜文武双全、陆逊,乃至韩信也应该在此列,他们的特点是不上阵厮杀,而是坐在阵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二者区分开来,如果论战前厮杀,武将军比之儒将自然更胜一筹,虽然如陆逊这样的儒将也是一名战将,但是将他与张飞这样的万人敌武将放在一起,他自然难有胜算。

  如此看来,能在阵前冲杀,对战普通士兵占尽优势,甚至是以一敌百的人,应该是指的那些历史武将军。

image.png

  历史的将军有多猛

  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史料之中的记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出质疑,例如,争议比较大的一段古代记载,便是关于历史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刘裕。

  刘裕此人并非是武将,他的身份是南朝刘宋开国君主,虽然他的身份高贵,却是武将出身,可谓身经百战,以武立国,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

  刘裕还是一位武将的时候,在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跟随自己的上司前将军刘牢之一起去平定孙恩的造反。

  刘裕接到刘牢之的命令,令其带领数十人前去起义军附近侦查,不巧的是,刘裕带领的这支几十人侦查队伍遭遇了数千起义军,在双方激战过程中,刘裕这边死伤惨重,但是并没有全军覆没,反而在刘裕的援兵来到时,看到刘裕激战正酣,斩敌千余人。

  既而众骑并至,贼乃奔退,斩获千余人——《宋书》

image.png

  刘裕此举,在《史记》中也有记载,有正史做背书,可信度自然提升不少,然而以几十人对上几千人,刘裕能“斩获千余人”也太过骇然,如果刘裕此事是真实发生,刘裕与普通士兵对战,就真的能达到“砍瓜切菜”的地步。

  当然,刘裕此举确实真实性不高,即便是“砍瓜切菜”,数千次挥刀也早就筋疲力尽了吧。

  除了刘裕以外,我能想到的古代真实存在,且战斗力极高的人,自然非楚霸王楚霸王项羽莫属。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虽然是一个悲情人物,但是他的实力却无法掩盖。

  “楚霸王项羽之勇,千古无二”,这是一句对楚霸王项羽勇武的肯定,很客观的表述。

  楚霸王项羽26岁便成为霸王,所谓群雄纷纷称臣。

  楚霸王项羽是领袖,也是武将,一生战阵之中,楚霸王项羽上阵冲锋杀敌很常见,而且在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未尝一败。

image.png

  楚霸王项羽猛到什么地步?一人举起举鼎,上一个举的人砸死了,至今记录没人能破。

  面对王离和秦国名将章邯的大军,楚霸王项羽给他们上了一课,教会他们什么叫以少胜多;面对汉高祖刘邦与诸侯的56万联军,更是如虎入羊群一般。

  楚霸王项羽将军,在面对普通士兵的时候,能够做到如“砍瓜切菜”一般吗?答案是肯定的,他确实能够做到。

  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落败,被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包围,当楚霸王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八骑,楚霸王项羽骤然反击,“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楚霸王项羽在重围之下,不仅斩敌将,而且杀了“数十百人”,随后,在楚霸王项羽走投无路之时,楚霸王项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所杀汉军数百人。

image.png

  楚霸王项羽面对近五千人的包围,一人斩杀汉军数百人,最主要的是,这群人是汉军精锐骑兵,专门在楚地选拔出来的精兵,即便如此,面对楚霸王项羽之时依然毫无还手之力,在被斩杀数百人的情况下,也仅仅将楚霸王项羽造成了“十馀创”而已。

  如果楚霸王项羽面对的不是汉军精锐,而是普通士兵,达到“砍瓜切菜”的地步,恐怕亦非难事。

  除了刘裕这种传说级别,楚霸王项羽这种超级级别的武将之外,其他的超一流历史武将面对普通士兵,也都能做到以一敌百的冲杀,但是这并不全取决于将军本身的武力,98迷吧,也有其他因素在其中,比如:身体素质,武器防具等等。

  将军有优势,亦有尽头

  将军对战普通士兵,优势极其明显。

  身体素质

  “穷文富武”,从这四个字当中可以看出,武将一般都出身富有的家庭,而穷人根本无法走武将一途。

  真相非常简单,练武除了需要刻苦以外,还需要丰富的食物补充体力,调养身体。

  长年累月的训练当中,会经常受伤,需要补品和药物摄入,及时清理伤患,幸免留下暗疾,未来影响练武。

image.png

  这两种需要大量的财富支持才干完成,所以,一般穷人家的孩子,根本走不上武将一途。

  与之相反,历史很多的普通士兵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之中甚至有很多是因为糊口才去当兵,也有服兵役的普通农民,相对而言,他们的身体素质比之武将要差上很多。

  装备配置

  历史将军的装备,比普通士兵的武器好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有一些时期服兵役的士兵没有像样的兵器。

  将军无论是马匹、武器还是铠甲,都要比普通士兵优秀几倍不止。

穿铠甲,骑战马的将军应付普通士兵自然胜算极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军对阵普通士兵,以一当十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根据《宋代物价研究》一书中的记载,在1132年临安,全装甲一副38200文,而马甲一副则高达40100文,从这个价格来看,即便是历史战争,拼的依然是钱,而普通士兵显然不如将军的物资多。

image.png

  将军也有尽头

  将军虽然勇猛,装备先进,身体素质强悍,可以对阵普通士兵时以一敌百,甚至以一敌百,做到如“砍瓜切菜”一般,但是将军也不是无敌的存在,将军对阵普通士兵时,败的一方未必是普通士兵,因为普通士兵胜在数量。

  “量变才干导致质变”,数量从来都是优秀的基础,基数大的时候,优秀的人就更多。

  当将军与普通士兵对阵的时候,本来是质量与数量的对决,将军虽然强悍,但是也有尽头,他们的体力远超常人,但并非没有尽头,所以有很多将军死在乱军之中,丧命在普通士兵手中。

  比如,典韦在守护一代奸雄曹操逃跑时,开始时“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随着战斗时间的推移,“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典韦勇猛异常,在没有趁手的兵器下,依然能够做到数十人不能近身,只不过典韦再勇猛,最后也只能“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

image.png

  典韦与普通士兵对阵,自然能做到“砍瓜切菜”,只不过勇猛如典韦,在长时间作战后,也只能落得伤重不敌而已。

  所以,历史将军与普通士兵对战,获胜几率极高,因为普通士兵想要伤到武将,恐怕就要付出生命为代价。

  在此基础上,武将与武将之间的战斗又有所不同,比如楚霸王项羽、刘裕之流,除非力竭,否则普通士兵很难将其杀死。

其他超一流武将,也能以一敌百。

  有读友认为,一人砍杀数百人不可能,即便是面对数百只动物也无法完成这样的壮举,本来这里有一个误区,因为几百只动物远比几百个人勇猛,哪怕这里的动物指的是猪。

因为动物无谓,而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面对危险的时候会畏惧。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史记》


标签: 古代  将军  普通  士兵  古人  能够 , 做到  一敌  百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