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多样?中诈降计次数最多的就是他

cht 2023-04-07 7次阅读

  在战争年代,曹操就因为多次中计差点丢了性命。

比如说在与吕布的作战中,在濮阳被城中的富户田氏所骗,险些烧死在城门。

在对张绣的战争中,被张绣袭击,自己的大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都死在宛城。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中了黄盖的诈降计,大军被黄盖的一把火烧得精光。

  所以说,曹操对投降的人都是采取坦诚相待,很多人都被他的态度感动,比如张辽、张郃、徐晃、许褚等人做了他的忠实部下。

可是,这一点也容易被敌人钻空子,让曹操吃了不少的亏。

image.png

  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够反败为胜的关键。

这一幕,也是十分精彩的情节。

当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由于袁绍占据四州之地,兵多粮足。

曹操和袁绍对峙对自己的形势十分不利。

当时曹操已经很难支撑下去了,他想要撤回许都防守,被荀彧劝阻才坚持了下来。

  在当时,由于形势不妙,曹操的统治区的很多人都逃去袁绍那里。

而曹操手下里,也有很多人在暗中投靠了袁绍。

在官渡之战胜利后,在袁绍的营帐中发现了一箱子曹操的部下和袁绍私通的信件。

曹操命令把信件通通烧掉,说当时形势危急,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否可以幸免,更不要说别人了。

从这些细节我们就可以知道,曹操当时的形势是何等的困难。

  而许攸的出现,给曹操带来了最后的希望。

在许攸的指引下,曹操孤注一掷,亲自率领五千精锐袭击袁绍军队的屯粮重地乌巢。

在一把火将袁绍的粮食化为灰烬后,袁绍军中的主力战将张郃、高览也投降了曹操。

袁绍全军军心动摇,在曹操的攻击下大败。

袁绍弃军而逃,剩下的军队投降曹操后被坑杀。

官渡之战就此以袁绍军的大败而落下了帷幕。

  我们知道,曹操作为一军统帅,对于敌方投降的人员要有所甄别。

对于许攸这样的对方的重要人员,突然投奔自己,曹操居然毫不怀疑,对他言听计从,似乎有点让人感到疑惑。

不过,我们从当时的情况来分析,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首先,许攸和曹操是老朋友。

许攸和曹操是老相识,双方都对对方的脾气秉性十分了解。

许攸来投奔曹操,曹操只要经过一番察言观色,就能够知道真假。

所以说,许攸和曹操的那一番对答,问答曹军所剩军粮多少的交谈,实质上就是双方的互相试探。

经过这番试探,使曹操坚定了许攸是真心前来投奔的认识。

  其次,于情于理来说,许攸来诈降是不合情理的。

在当时,曹操的军粮已尽,败亡就在眼前。

袁绍没有必要去使用诈降的计谋,只要再坚持几天就可以了。

而且袁绍此人外强中干,根本就没有多少才能,尤其是在谋略上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对手。

image.png

  在当年讨董联军解散的时候,袁绍和曹操谈论将来的战略。

袁绍说自己要统一河北,率领四州之众,兼并少数民族的武装,南下中原,一统天下。

而曹操则说,自己在中原任用智力,采取各种办法来抵抗袁绍,一定可以打败他。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对袁绍的才智是看不起的。

  在曹操去袭击徐州的刘备的时候,他的部下就害怕袁绍会来袭击许都。

曹操判断袁绍事多而怀疑不决,不足为虑。

果然,在曹操平定刘备的过程中,袁绍根本就没有出兵。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袁绍的能力,所以说,以袁绍的能力,是不会使出诈降计这样的计策的。

  第三,以许攸的脾气性格,他也不会来冒险诈降。

在当年,曹操和荀彧在评价袁绍的部下时,对许攸的评价是“贪而不治”。

我们知道,贪财者最惜命。

以许攸的脾气,他怎么可能亲身犯险,拿自己的生命做代价,为袁绍谋求胜利。

而且,在荀彧的预判中,对许攸的未来已经做出了如下的结论:

  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

  果然,如荀彧所料,许攸果然因为自己的家人犯法,被审配治罪,一怒之下,前来投奔曹操。

曹操既然已经预料到了许攸的到来,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曹操自身的原因,那就是曹操已经走投无路,只有拼死一搏了。

在许攸到来的时候,曹操已经是粮食耗尽,危在旦夕了。

当曹操得知他期盼已久的许攸来投奔,高兴得连鞋都没穿,光着脚来迎接许攸。

  在这个时候,无论许攸说的计谋是对还是错,曹操都毫无选择的余地。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有赌一把。

如果赌赢了,就能够彻底打败袁绍。

如果赌输了,不过把输的局面提前出现而已。

所以,曹操才会自己亲自出马,去孤注一掷的火烧乌巢。

  最终,曹操还是赌赢了。

火烧乌巢的成功,决定了官渡之战的成败。

取得胜利的曹操,终于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在经过多年的征战后,曹操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

这一切,都发轫于他大胆果断的信任许攸,采纳他的建议的那一刻。


标签: 曹操  为何  多样  诈降  次数  多的  是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