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cht 2023-04-06 6次阅读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片方一口气发出了将近4分钟定档预告,目的本来是为了吊起观众的胃口,让观众一口气看个饱。

可没想到,预告片一出,很多观众的期待落空了。

本来以为是S+品质的质感精品剧,却没想到预告连一个基本的“打光”都玩不明白。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长月烬明》前期宣传并没有放出太多物料,一味的营造“敦煌风”,“造型精美”的印象。

预告片出来之前,观众自然认为这部号称S+的仙侠大剧能够拥有与之投之匹配的质感。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可没想到《长月烬明》从画面、打光、到演员妆造依然走了“流水线”古装剧的路线,实在令人失望。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妆造质感全无

《长月烬明》未播先火,最出圈的就是本剧“审美”问题,说白了就是妆造、布景、拍摄手法和画面感。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在一众敷衍了事的古装“丧葬风”中,《长月烬明》主打的是“敦煌飞天”中国风,直接跟其他古装剧拉开了差距。

而我们通常说得画面是否好看,主要是指后期画面的“调色”,也就是“滤镜”。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观众总有一个误区,认为画面不好看都是因为“滤镜”没有调好,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滤镜”并没有点石成金的功效,如果前期画面本身不过关的话,滤镜也无能为力。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电视剧拍摄时唯一能调整画面质感的其实是——打光。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电视剧“打光”分为环境光、面光、顶光、底光,之所上图看起来更有质感,下图看起来发白、廉价。

是因为正片中的下图没有丝毫的环境光,这才造成了画面发白、楼梯地板纹路模糊,看起来毫无质感的原因。

环境光烘托氛围感,最直观、最优秀的例子是曹盾导演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夜游的画面。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剧中导演曹盾精心设计了灯笼和面鼓的光源,做到了符合实际的同时烘托出了华丽的氛围,从而营造出一种非常真实、自然的氛围。

除了环境光,更重要的是演员的面部打光,这个直接决定了演员的颜值能被导演美化多少。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这张图中演员背景是夜晚,剧中光源是演员背后的那盏路灯,可是光源不是后面过来的,演员的脸却非常白,仿佛面前有很大的面光灯。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从黑白色的图中看起来更加明显,正面的光没有光源,灯光直接打在演员脸上,造成了脸部轮廓消失,脸部没有线条感。

晚上的光应该怎么打?《长安十二时辰》中再次给出了标准答案。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光源同样来自后面的灯笼,演员正面是没有光的,这样不仅没有看不清楚五官,反而阴影中突出了演员五官的轮廓,衬托了剧情的紧迫感。

《长月烬明》的打光毫无逻辑,光影的变化在动态中看起来更加明显,那就是毫无变化。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图中演员在施法时,面前的光源是在闪烁的,应该有一明一暗的对比,可演员脸上的“白光”纹丝不动。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正确的火光在人脸上是闪烁的,有敏感对比的,看起来鲜活、动人的。

这种程度的光影不是滤镜能解决的,就是现场导演和打光师的工作。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长月烬明》从细节处就看得出这个剧组的敷衍程度。

毕竟光影效果的搭建是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的,一个“大白光”就能解决的问题,粗制滥造的剧组是乐意敷衍了事的。

《长安十二时辰》不是一部仙侠剧,只是一部古装剧,却能拍出光影的梦幻感,效果比所谓的仙侠剧更具观赏性。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这部电视剧的光影效果并不仅仅是为了营造视觉效果,而是与情节和人物角色的性格、经历等紧密相连。

导演通过精细的光影效果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表现,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故事。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同样非常会运用光影来烘托剧情的还有最近非常受欢迎的短剧导演曾庆杰。

他执导的《念念无明》、《虚颜》和最近热播的《招惹》,都是氛围感中的佼佼者。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同样是在房间中的室内戏,虚颜的光从顶上打,脸部有明显的阴影,但反而衬托出了男女主五官的立体感,烘托了暧昧的氛围。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长月烬明》同样的场景中,男女主脸部非常亮,但完全找不出光到底是从哪里照射过来的,也许这就是玄幻吧。

除了五官有阴影之外,氛围、意境、甚至配合剧情烘托情绪,都离不开打光。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下图中明显能看出来蜡烛的光照射的方向男女主是一致的,bgm响起,配合演员的表演,一种宿命感油然而生。

上图中演员两个人过白的面光使得人物妆容显得过浓,五官毫不自然,面相还显老,丝毫没有氛围可言。

外部环境氛围的烘托就更依赖打光了,不是大白天有太阳就能什么都不做了好吗?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右图在火堆和夜景的烘托下,极具宿命感,特别有意境和古装剧中的美感。

左图这次不光是演员面部是“大白光”,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连个阴影都不愿意做。

这看起来男演员浑身被阳光笼罩,丝毫没有“生离死别”的氛围,感觉是在郊游晒太阳而已。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一部剧中,打光虽然不是最重要的工种的,但直接决定了剧集的质感,但凡用点心,不论是剧集质感还是演员的颜值,都会大幅度的提升。

细节决定成败,连画面都如此敷衍了事,很难令人相信这部剧的剧情是精心打磨的。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当然,审美对于导演来说是一项高级技能,就连最基本的基本功扎实,拍摄无功无过,这样的要求很多导演都做不到。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长月烬明》播放在即,我依然对这部剧抱有期待,“打光”这个问题并不是针对这部剧,而是对所有敷衍了事的古装剧都很失望。

“手电筒”式打光,演员大白脸,《长月烬明》凭“差评”先火?

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技术上的问题,都不应该成为剧组敷衍的借口。

剧组应该更加重视光影效果的制作,从细节处入手,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呈现出更加出色的电视剧作品。

毕竟,我们观众值得看好剧,不是吗?


标签: 手电筒  先火  差评  演员  长月烬明  白脸  打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