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主为何越来越难留?

cht 2023-04-03 11次阅读

从舆论关注度来看,这次B站UP主停更风波的热度正向着2020年起点中文网“五五断更节”看齐。

4月3日的社交平台上,关于是B站出现UP主停更潮还是个别UP主停更,以及UP主和平台利益瓜葛的热搜还在往出冒。

网友自动排成两队,一队喊着“没有一个行业是永远只烧钱不挣钱的”,另一队抱怨“这是压榨”。

以至于当事UP主公布“停更是个人真相”的澄清,B站2022年给UP主的分成涨到91亿元的公开信息成了“花边”,平台的降本增效追求和创作者可持续输出的矛盾再次摆在从业者面前。

UP主为什么越来越难留?

停更潮虚虚实实

4月3日,“UP主列举B站7大问题”成为微博相关话题的最新热搜,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该话题阅读量超1.4亿。

加上前一日的“B站UP主发起停更潮”“近四百万粉丝UP主回应B站停更潮”“有B站UP主称收入降逾三成”等,以B站UP主停更为由头的热搜已有5个。

4月2日,有报道称,“多位UP主密集公开宣布暂停更新,包括知名悬疑推理博主、2019年B站百大UP主@怪异君 265万粉丝,知名游戏区博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 385万粉丝,刚刚获得2022年B站百大UP主的@ LKs 311万粉丝以及数位粉丝量在数万到数十万的中腰部UP主”。

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B站官方对此未予回应。

一位接近B站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以50万粉丝近万人的UP主规模看,这次个位数UP主停更属于正常范围,停更潮的说法不准确。

“LKs”和“靠脸吃饭的徐大王”也再次重申了自己的停更真相。

“刚睡醒,发现躺着也能中枪,仅代表个人宣布我停更和经济情况无关。

”UP主“LKs”在微博表示。

“热搜有点莫名其妙,我停更的真相在自己视频里说的很清楚,都是我个人的真相。

我做视频都十几年了,B站也只是我的一个公布平台而已,所以我停不停更跟B站没啥关系,纯粹是我个人的事。

”UP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解释。

停更规模不大,且部分UP主已经澄清,B站风波却还在继续。

易观文化消费行业资深顾问廖旭华认为真相在于,“确实有不少UP主面临生存问题,B站的收益能力和给到的支持,很难让以工作室形式运营的高质量中腰部UP主收支平衡,也不排除这次停更系部分UP主个人真相”。

“UP主列举B站7大问题”的当事人,则把入驻B站11年来的感受总结成7条:没有经纪人、捧新人淘旧人、没有商业诚信、鼓励恶性竞争等。

收入靠激励和广告

一般来说,平台激励与商业合作是B站UP主的两种重要内容变现渠道。

目前B站对创作者的激励计划是基于2022年初调整的版本。

来自B站客服提供的信息显示,B站创作者激励计划是针对个人UP主的扶持政策,电磁力等级达到Lv3且信用分不低于80分的UP主可申请,具体包括基础补贴和活动补贴。

享受基础补贴的要求是稿件自制,且不属于商业推广稿件,在B站的公布时间不晚于其他平台等。

想享受活动补贴需要UP主参与爆款小目标、涨粉攻擂赛等玩法。

同样的激励机制,UP主拿到手的收入却大相径庭。

名为“树大师”的UP主向媒体表示,之前其在B站10万简介量的视频最多拿过1600元,但在改版后,新视频对照同数据的收入降低了40%以上。

一位自称是B站小型数码博主的网友表示,此前B站每条视频1万简介量收入是50 130元不等,现在一条1万简介量的视频收入是0.01 3元不等。

也有UP主的情况相反,“今年 2023年在B站的收入不比以前少”,LKs提到。

“搞内容创作本来跟普通工作没啥分别,有人赚钱也有人亏钱,很正常的事。

”“靠脸吃饭的徐大王”对内容变现持开放态度。

谈到创作者和平台的关系,廖旭华认为,“网红经济是一个成熟、庞大的产业,创作者和平台是共生关系。

如果一个创作者拥有不错的内容和粉丝影响力,却无法在某个平台上实现收支平衡进而追求利润,那就应该反思是否选对了平台”。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B站UP主有两派,一派单纯依靠流量,依靠平台给予补贴;另一派靠自己接商单来变现,此次影响最大的是流量支柱的那些UP。

未来B站UP还是要偏重于自己找商单变现的方式,依靠平台变现短期来看,会受限于平台盈利压力和资金压力”。

只靠为爱发电不可以

从内容平台进展规律看,新闻资讯类平台、短视频、网文都有针对创作者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在进展早期,平台能提供给创作者的变现渠道有限,烧钱笼络创作者是惯用手法。

相应的,创作者“为爱发电”,选择气质相投的平台,塑造个人IP,摸索变现路径。

“各个平台的受众分别还是挺大的,想要快速变现,商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快手、抖音是首选。

想要打造个人品牌,就得注册一个微博账号,经常营业。

做B站UP主没点脑洞不太行,以兴趣出发很主要。

”一位内容创作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回到B站,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还没有盈利。

2022年,B站营收219亿元,较上年增长13%;经调整净亏损67亿元,较上年收窄21.8%。

内容创作者相关数据包括超1万粉丝的UP主数量较上年增长51%,月均活跃UP主增长25%,月均投稿量增长62%,在直播和广告业务中给UP主的激励或分成91亿元,增长18%。

“平台的策略本来就一个核心:做好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廖旭华将B站、抖音、Youtube等国内外内容平台进行对照,“Youtube有贴片广告,背后依赖谷歌的数据和算法,广告精准高,网红平均算下来1个简介量能收到2 4分钱的直接激励,有些垂直领域的可以做到更高。

B站没有贴片广告,其他效果广告的精准程度和同行有差距。

另外,抖音、快手、TikTok、IG都在效果广告和卖货方面同步发力,所以创作者也有可观的直接激励收入和商单营销收入”。

未来B站这种状况会否改观?目前B站业务分为4部分,区别为移动游戏、增值服务、广告和电商及其他,增值服务和广告是营收占比前两位的业务板块,其中增值服务重要是付费订阅与直播打赏部分。

根据中泰证券研报,B站付费会员受制于OGV内容 独家购买简介的专业版权类作品供给,降本增效背景下,预计增速会逐步放缓,直播将成为核心增长点,测算该业务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1%。

效果广告是增长重点,98迷吧,测算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5%。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标签: 难留  越来越  为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