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电影人设十分耐人寻味,高雅的黑人和粗俗的白人

cht 2023-04-01 12次阅读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绿皮书》,一部难得的处理得极度柔和的电影,换句话说,好好讲故事的电影已经出现得很少了,以小人之心度之,大多数中国观众仍然是冲着获奖去的,倘使是个中国导演拍了部如此节奏缓慢,编剧毫无波折的片子,怕又是要被骂了。

每一个细节都交待得很清楚,就像在给小学生做拍摄培训一样。

杯子、司机和仆人、斯坦威、数钱、幸运石、威士忌和鲁宾斯坦、枪,暗示到就怕你觉得接下来的画面用不到。

《绿皮书》:电影人设十分耐人寻味,高雅的黑人和粗俗的白人

人设也十分耐人寻味,高雅的黑人和粗俗的白人,本身就有一个赤裸的问题“人的修养到底和种族有什么关系”,显然是一个故意的讽刺。

甚至就场景的选择,矛盾必须在阴影中产生,就有了酒吧和监狱,情绪必须在天气下渲染,就有了雨雪和圣诞节。

开场的爵士到classic再到jazz,和情绪的起伏之间的默契,无懈可击。

《绿皮书》:电影人设十分耐人寻味,高雅的黑人和粗俗的白人

6、70年代的美国梦,钱是动机,导演并没有使用背景时间的那些有更深层背景的后现代艺术,而只是经济驱动,把一个地位低的白人,送到了一个“在北方表面上受人尊敬”的黑人面前。

接着就能看到措辞,口音,语速,手势,表情,举止的全方位对比。

第一个重点是尊严,doc也知道自己所接受的与尊严无关,无非是表面上的东西,或者是“合同上写好的”,人人之间的契约,积极一点看是孟德斯鸠的天性,消极一点看是不可撕破的虚伪。

《绿皮书》:电影人设十分耐人寻味,高雅的黑人和粗俗的白人

从无奈的饰物、座位,到真正被接受,doc通过“体验生活”获得了些许“人间的”“尊严”,从绝对的柏拉图精神,为了不被人类天生的排异性所扼杀,不得不接受些许的“人间烟火”,显然从“群居”的角度看,doc和tony获得了和谐,从世界的角度看,也是。

但是所谓“天才的灵魂”,如果不得不去吃炸鸡,那到底是蒙受损失呢?还是社会实践呢?灵魂的存在需要是王尔德式的唯美,萨特式的存在,还是仅仅是必须像荒原狼似的异己被格格不入呢?

《绿皮书》:电影人设十分耐人寻味,高雅的黑人和粗俗的白人

我知道这不是电影所要表达和强调的,但是唐的确从自己高尚的梦中被赶出来,然后被tony带进充满雪茄气味和swing清脆的声音里了,这是不刊的事实。

这个世界究竟如何划立朋党,到此就有两个方法了,电影否定了第一个,又敢有人否定第二个吗?排除异己,这是不争的写入基因的天性,又可否被万物之长随心所欲的控制呢?

《绿皮书》:电影人设十分耐人寻味,高雅的黑人和粗俗的白人

毁灭了“劣等”种族,再去毁灭天才,是在追求什么?“他还是和我不一样。

”整体上来看,《绿皮书》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和人性的复杂性。

此外,电影也成功地塑造了两位主角的形象,使得观众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标签: 白人  粗俗  人和  高雅  十分  电影人  绿皮书  耐人寻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