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文武双全,为什么每次出兵打合肥最后都失败?

cht 2023-03-24 6次阅读

  众所周知古代上的孙权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并且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那么这样的一个人才,为何每次出兵合肥最终失败呢? 今天趣古代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本来孙权领兵多次攻打合肥而屡屡失败,这与他个人的军队目的和能力有巨大关系。

图片.png


  首先,他多次攻打合肥的军队目的都是为了协助其他军队行动,牵制曹魏兵力,98迷吧,当然也有趁火打劫的意图。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孙权为了扩大战果,在赤壁之战胜利后首次攻打合肥,这次攻城几乎成功。

  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他第二次攻打合肥,当时天时地利人和,刘备和一代奸雄曹操互相在打仗,给了孙权可乘之机,可惜最终孙权还是被张辽打败退了。

时间来到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曹真率军进攻汉中,孙权再次趁机攻打合肥,依旧失败。

嘉禾三年,即公元234年,吴国配合东线进攻合肥帮助蜀国,这次进攻的重要目的还是为了配合诸葛亮的北伐曹魏的计划。

  从此上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只要派兵攻打合肥,就已经完成目标了。

尽管无法攻下合肥,但是撤退回去也不算作失败,因此他多次对合肥出兵,一旦遇上顽强的抵抗就会主动败退。

  孙权拿不下合肥还有另外一个真相,其兄孙策临终前他曾告诉孙权:“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这意味着孙权在领兵打仗,开疆拓土方面并不擅长,军队能力平平。

  并且根据《历代兵制》的记载:“吴多舟师,营校略异于汉”。

东吴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其军队优势在于水军,蜀汉灭亡前,东吴水军长期占据长江水域的霸主地位。

所以这也导致了东吴水军上岸后在曹魏骑兵面前很弱,这也是张辽只用800精英就成功冲击孙权十万军事的真相。

图片.png

  除了以上2个真相外,还有很主要的一点就是东吴军事是一支具有防御性质的军事,保卫家园可以,在主动攻垒方面战斗力较低。

因为东吴实行的是世袭领兵制度,其军事基本上是那些豪门名门的私人武装,《三国志》曾记载,四大豪门的朱家就有“部曲万口”。

这种私人武装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外敌来犯会玩命抵抗,以此保全自己的利益,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比如夷陵之战,赤壁之战。

  而让这些豪门部队离开家园玩命去开辟疆土,他们就不大愿意了,所以孙权派兵打合肥的时候,东吴军事的士兵未必尽了全力,如此一来二去,自然失败。


标签: 失败  最后  合肥  出兵  每次  为什么  文武双全  孙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