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镇第一大城市东莞

cht 2023-03-24 5次阅读

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根据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城区人口数量、城镇化率等指标,将城市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等不同类别。

其中东莞以1046.66万的常住人口、92.1%的城镇化率,跻身特大城市,名列全国第九、全国地级市第一

说明:虽然有的地级市常住人口高于东莞,但城镇化率低于东莞,故全国排名在东莞之后。

2020年全国大城市名单部分

单位:万人

百强镇第一大城市东莞全国105座大城市名单发布1

【解读】

人口变化展现东莞旺盛的进展活力

东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口普查后果表明,近十年来,东莞人口进展形势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是常住人口首破千万,总量位居全省第三。

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莞常住人口为1046.66万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增长27.33%,年平均增长率为2.45%,增速比上一个十年的年均增速1.72%提高了0.73个百分点。

东莞市占全省人口总量从2010年的7.88%提高到8.31%,提高0.43个百分点。

2020年,98迷吧,东莞常住人口第一次突破一千万大关,进入千万人口城市级别行列,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

百强镇第一大城市东莞全国105座大城市名单发布2

二是绝大部分镇街园区人口实现增长,区域性集聚特征突显。

33个镇街园区中,人口超过60万人的有3个,区别是虎门镇83.81万人、长安镇80.74万人、塘厦镇62.90万人;在40万人至60万人之间的有7个;在2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有10个;少于20万人的有13个。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3个镇街园区中,有32个人口增加。

其中有7个镇街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依次为:大朗镇、虎门镇、塘厦镇、长安镇、南城街道、厚街镇、东城街道,区别增加24.59万人、19.95万人、14.69万人、14.32万人、12.90万人、11.25万人、10.43万人。

从各镇街园区常住人口数占全市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比重增加最大的是大朗镇,从3.78%上升到5.32%,松山湖产业园从0.49%上升到1.15%,南城街道从3.52%上升到4.00%。

人口进一步向创造业大镇、经济重镇和松山湖辐射区聚集。

三是外来流入人口结构调整,人口性别比升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91.71万人,占56.53%;女性人口为454.95万人,占43.4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7.81上升为2020年的130.06。

四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上升,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8.59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3.18万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7103人上升为13241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301人上升为22279人。

在平均受教育年限方面,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41年,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82年有所增加。

可见,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上升,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人口素质得到持续改善。

同时,文盲率下降。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008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0.64%下降为0.57%,下降0.07个百分点。

过去10年间,东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上升和文盲率的下降,反映出东莞在教育方面不断进展。

百强镇第一大城市东莞全国105座大城市名单发布3

五是少儿人口比重提升,保持年轻城市本色。

全市常住人口中,0 14岁人口为137.29万人,占13.12%;15 59岁人口为852.11万人,占81.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57.26万人,占5.4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00万人,占3.54%。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 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4.87个百分点,15 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9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28个百分点。

东莞60岁以上人口占比5.47%在全省排名第二低,仅次于深圳5.36%,比全省12.35%低6.88个百分点,比全国18.70%低13.23个百分点,充分反映出东莞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

六是城镇化率保持高基数增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64.49万人,占92.1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2.18万人,占7.85%。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7.35万人,乡村人口减少94.8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3.69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七是家庭户规模缩小,小型化趋势明显。

全市共有家庭户438.83万户,集体户66.9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57.10万人,集体户人口为189.56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1.9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23人减少0.28人。

广东珠三角核心区家庭户的户均人口规模为2.32人,略高于东莞的规模。

家庭户规模缩小重要是由于东莞外来流动人口持续增加,且外来流动人口普遍户规模较小。

从社会因素来看,随着家庭观念的变化,不少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单人家庭户比重提高,日后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越将明显。

百强镇第一大城市东莞全国105座大城市名单发布4

总而言之,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东莞常住人口数第一次突破千万。

这十年期间,人口进展发生深刻变化: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人口性别比提高,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劳动力总规模庞大,保持年轻人口城市,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的集聚和迁移,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城市品质加快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是增强东莞对人口吸引力和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记者】吴擒虎 戴双城

百强镇第一大城市东莞全国105座大城市名单发布5


标签: 东莞  第一  百强镇  大城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