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彦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

cht 2023-03-23 5次阅读

  乐彦祯是赠工部尚书乐少寂之子,晚唐割据军阀。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文德元年,魏博镇发生兵变,节度使乐彦祯被迫出家为僧。

但即使这样,乐彦祯也未能逃过一劫,最后还是受儿子乐从训牵连而被魏博军杀死。

乐彦祯做了什么,教子有多失败,为何引起魏博军的怨恨而难逃一死呢

  一,出身将门

  乐兴达出身武将世家,为魏博大将乐少寂之子,因此自幼喜好军事。

当时魏博镇为晚唐强藩,拥有一支强大的牙军,而牙军兵将都是世代承袭,互为姻亲,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

因此乐兴达在长大后承袭父业,加入魏博军,凭借家族人脉,在军中屡次升迁而当了军校。

  乾符元年(874年),魏博节度使韩君雄去世,其子韩简袭任节度使。

当时唐朝爆发王仙芝与黄巢起义,纵横中原与江淮一带,使得唐末局势更加混乱。

韩简想要趁机扩大地盘,于是积极扩充兵力,增强自身实力。

乐兴达因此被韩简看中,升任歩军都虞候,为他训练军队。

  广明元年(880年),唐将诸葛爽兵败投降黄巢,被任命为河阳节度使。

此后诸葛爽在唐僖宗与黄巢之间左右摇摆,以求生存。

中和二年(882年),韩简率军讨伐诸葛爽,意图吞并河阳。

乐兴达于是随韩简南征,在打败诸葛爽的战斗中立了大功,因而得以升任澶州刺史。

  二,担任节度使

image.png

  韩简在吞并河阳后野心大增,于是乘胜攻打郓州,企图再吞并天平军。

但天平军在大将朱瑄的坚守下拼死抵抗,使得韩简久攻郓州不克。

诸葛爽趁机发动反攻,重夺河阳。

韩简无奈,只得在中和三年(883年)与朱瑄讲和,回师攻打河阳。

  魏博军将士久战无功,希望罢兵回乡,但韩简不听,执意要消灭诸葛爽。

乐兴达见韩简不得人心,便有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于是独自率领本部人马返回魏博,鼓动众军推举自己为留后。

韩简所率大军在乐兴达出走后人心离散,军无斗志,很快就被诸葛爽击溃。

韩简兵败返回魏博,结果为乐兴达击败杀死。

随后唐僖宗就承认了乐兴达的地位,任命他为魏博节度使。

  三,教子无方

  彦祯志满骄大,动多不法。

一旦征六州之众,板筑罗城,约河门旧堤,周八十里,月馀而毕,人用怨咨。

又其子从训天资悖逆。

王铎自滑移镇沧州,过魏郊,从训见其女妓,利之,先伏兵于漳南高鸡泊,俟铎之至,围而害之,掠其所有。

时朝廷微弱,不能诘。

魏人素知铎名望,议者惜之,而罪从训。

(旧唐书·卷一八一)

  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为了拉拢乐兴达,于是为他赐名“彦祯”,还授予其宰相的荣衔。

乐彦祯喜好儒学,于是重用公乘亿、李山甫等文士。

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拥立襄王李煴(yun)为帝,对抗唐僖宗。

乐彦祯于是派李山甫联络成德节度使王镕等人,想要集合河朔三镇之力勤王,但遭王镕厚谢婉拒。

  乐彦祯见诸镇各怀异心,由此认识到朝廷的衰微,于是志得意满,骄横不法。

此后他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修建城池与河堤,引起了魏博百姓的强烈不满。

另外乐彦祯对儿子乐从训也是疏于管教,过于溺爱和纵容,导致其性格狂妄,骄横狂妄。

  当时宰相王铎改任沧景节度使,途径魏博。

乐从训见王铎随身携带众多美女与财物,因此起了觊觎之心,便在高鸡泊设伏,杀害王铎,尽夺其侍女与财物。

乐彦祯知道后不但没有处罚儿子,还为其隐瞒,谎称王铎是被山贼杀死。

唐僖宗对此十分生气,但因为朝廷势力弱小,只能不予追究。

魏博士人则对王铎十分钦佩,因此为他感到可惜,更加怨恨乐彦祯与乐从训父子。

image.png

  乐从训知道魏博人怨恨自己,为了以防不测,于是召集数百名亡命之徒组建自己的亲军,号为“子将”。

但这引起了魏博牙军的强烈不满,于是更加嫉恨乐氏父子。

乐从训得知此事后十分害怕,于是逃离魏州,在父亲乐彦祯的安排下改任相州刺史。

但乐从训到了相州依然不安分,向父亲索要军械与钱财。

  四,难逃一死

  文德元年(888年),魏博牙兵担心乐从训早晚会对他们下手,于是发动兵变,推举大将赵文(bian)为留后,强迫乐彦祯出家为僧。

乐从训得知此事,于是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援,合兵攻打魏州。

赵文畏惧乐从训,因此坚守不战。

魏博军士兵见赵文无能,于是杀他而推举罗弘信为帅。

然后罗弘信就率兵杀死乐从训,成为了魏博节度使。

随后罗弘信为了免留后患,于是杀死了乐彦祯。

  总的来说乐彦祯为晚唐枭雄,靠着兵变夺位。

但乐彦祯为人狂傲不法,对儿子乐从训也是过于溺爱与纵容,导致他擅杀藩帅,组建私军,引起了魏博牙兵的强烈不满,最后直接引发兵变导致了他的死亡。


标签: 如何  结局  后的  他最  是什么  乐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