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霍启是谁?他与黛玉的悲剧有何联系?

cht 2023-03-22 13次阅读

  霍启是《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家奴。

谐音“祸起”。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红楼梦》第一回写了太多内容,对后文有特别大的影射。

贾雨村走后,甄士隐家的末日渐渐到来。

不安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笼罩过来。

正月十五如期而至,这次从仆人霍启开始,甄家幸福的小家庭被这个粗心的奴才给毁灭了。

  (第一回)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

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

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画家孙温笔下栩栩如生地将元宵节霍启因“尿急”将小姐甄英莲遗失的情节描绘出来。

一派祥和喜乐之中,无辜的英莲被猥琐狡猾的拐子抱走,悲剧融在周围人群的喜乐之中,触目惊心。

  霍启之名影射“火起”“祸起”,此人在《红楼梦》中是微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却是《红楼梦》这出悲剧的拉开序幕者。

  霍启丢了小姐甄英莲后不敢回家逃往外地,他的生死无关紧要,而甄家的生死才刚到来。

image.png

  甄英莲一丢,甄士隐夫妇立即崩溃,遍寻不着下落生不如死。

“屋漏偏逢连夜雨”,葫芦庙一场大火累及“无辜”,甄士隐家因此烧的白茫茫一片大地震干净。

正应了“火起”“祸起”也。

  这一段需要注意的是,大火并非来自甄家,而是旁边“葫芦庙”起火殃及池鱼。

甄家的小兴亡影射的正是贾家的大兴亡。

甄家家亡是被牵连,对应的贾家抄家也是受到波及。

  第五十四回王熙凤讲述“聋子放炮仗”故事,影射“龙子”北静王与皇帝争夺皇位,将抬炮仗的四王八公等人牵连,贾家被抄家也是因此。

  秦可卿死后,太上皇所属的大明宫内相戴权来贾家“卖官”也是不安好心。

贾珍在“逗蜂轩”接待戴权,“逗蜂”二字透着无比凶险,预示贾家“无辜”被蜂蛰伤之意,与甄士隐家被葫芦庙牵连类似。

  甄士隐夫妻还有故事,容后再说。

那么,甄英莲被拐走后消失的几年下落如何呢?第四回已经是应天府衙门子的原葫芦庙小沙弥说出了答案。

  (第四回)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

  拐子口中透出很多信息,给出香菱很多线索。

  首先,偷走香菱的拐子是养马人。

这个马不是牲口的马,而是“扬州瘦马”的马。

苏扬二州自古富庶盐业发达。

富商巨贾无数,滋生出一些靠着富商生活的不良人。

养马人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或买或骗或偷十岁以下少年男女,养育在隐秘之所,教授文化、歌舞等娱人手段,到十几岁根据样貌才情卖出。

甄英莲就是被养马人养好的“扬州瘦马”。

  当然,拐子是个养马个体户,经验和人脉都不如资深养马人。

他错误估计香菱价值,才有后来人卖两家之事。

最后也得了报应。

image.png

  其次,香菱之所以会作诗,要归于拐子教授文化,并不是甄士隐家学影响。

甄英莲父母家乡一概不知,父亲的启蒙也该早忘了。

她被拐时年纪尚幼,没有拐子逼迫学习,如何会那么短时间学会作诗!

  甄士隐一家三口的命运,影射的是宝黛钗三人命运。

甄士隐对应贾宝玉;妻子封氏对应薛宝钗;甄英莲对应的正是林黛玉。

莲,芙蓉也。

莲通怜,《红楼梦》中以莲、菱为名相关者,以林黛玉香菱为首都可怜!而香菱因“霍起”而悲,同样,霍起也拉开了林黛玉悲剧的一生。

若不是他丢了香菱,贾雨村未必会成林黛玉的老师,细节的改变,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香菱被拐子拐走寄养多年后待价而沽,本给了冯渊又被呆霸王薛蟠抢亲。

与林黛玉寄养贾家多年,与贾宝玉情投意合,不排除贾政会在八十回后给他们有订亲,最后却被“强权”抢亲,致使宝黛二人劳燕分飞相对应。

  贾元春下旨令(第十八回修改红香绿玉的影射)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潇湘妃子本是两人),与第六十三回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线索关联,林黛玉像王昭君一样远嫁异国为王妃,很快遭王后苛待泪尽而亡,又与香菱遭夏金桂虐待血竭而亡线索印证。

  第一回的元宵节是悲剧开始,照应八十回后的悲剧也起始于元宵节。

八十回结束前刚过中秋,元宵节不远了!


标签: 他与  黛玉  霍启  梦中  有何  联系  悲剧  红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