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cht 2023-03-07 3次阅读

  黄盖是东汉末年时期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

千问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提起黄盖,我们总是想到一句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历史上并没有周瑜打黄盖这件事,而黄盖的确在赤壁火攻破曹立了大功,还差点冻死在厕所。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少有大志

  黄盖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但到他祖父辈时家道中落,加之其父早死,所以黄盖少时生活艰难,过着节衣缩食的贫苦日子。

但黄盖并没有因为艰苦的生活而丧失斗志,反而靠着砍柴为生,积极读书学习、研究兵法。

  二,侍奉孙家

  零陵郡太守听说黄盖的事迹,对他十分敬佩,于是征召他为郡吏。

黄盖由此步入仕途,在任内踏实肯干,更得太守欣赏。

然后太守就推举黄盖为孝廉,使得他被三公征召为属吏。

可能是由于黄巾之乱的爆发,黄盖没能去成洛阳,而是继续在零陵任职。

  中平三年(186年),长沙发生叛乱,朝廷于是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让其带兵前去平叛。

随后零陵与桂阳也发生叛乱,孙坚于是先带兵安定长沙,再平定零陵、桂阳,使得三郡安定。

黄盖便在此时与孙坚相识,认为孙坚是个英雄,必能成就大事,便跟随于他。

然后黄盖随孙坚征讨董卓,因功升任别部司马。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战死,黄盖便跟随其子孙策,参与平定江东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病逝,黄盖便跟随其弟孙权四处征伐,讨平不服。

当时江东一带山越众多,不服孙氏统治,还侵扰郡县、孙权便任命黄盖为县令,专门让他到那些受害严重的县份任职,镇抚山越。

image.png

  随后黄忠出任石城县县令,斩杀为非作歹的两个属吏,使得其他属吏不敢胡作非为。

接着黄忠又调任春谷、寻阳等地为县令,把每个地方都治理的井井有条。

孙权见黄忠在各地治政有方,于是提升他为丹阳都尉。

黄忠便在丹阳锄强扶弱,善待山越,使得丹阳安定、同时黄忠在训练士卒时仁厚和善,深得将士们爱戴,使得他们不惧生死,所向无前。

  三,赤壁立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孙权,与其爆发赤壁之战。

孙权便任命周瑜为统帅,让他率众将御敌。

黄盖见曹军声势浩大,战船又首尾相连,于是便向周瑜献上火攻之策,获得采纳。

  (黄盖)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顷之。

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三国志·卷五十四)

  随后黄盖就预备了几十艘大船,内藏柴草与膏油。

接着黄盖以曹军势大,孙权难以抗拒为由向曹操诈降。

曹操刚扫平北方,志得意满,便相信了黄盖所说。

接着黄盖就带领大船向曹操水寨驶,曹军将士知道是黄盖前来投降,所以没有丝毫防备。

黄盖便趁机点燃大船,借助风势让其冲向曹操大营。

很快曹军的大营就被火烧连营,迫使他们向北溃退。

  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

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

”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吴书)

  黄盖在战斗中被流箭射中,不幸掉入水中,当时正直冬季,江水寒冷,冻得黄盖瑟瑟发抖。

幸好随后黄忠就被自己人救起,可救起黄盖的军士不认识他,便把他安置在厕所的床上。

想想也很正常,毕竟吴军将士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见过黄盖。

况且两军交战激烈,吴军将士个个想要立功,于是那名军士把黄盖安置在厕床就离开了。

  黄盖疼痛难忍,而周围的吴军士兵也不认识他,认为他与自己一样都只是一个普通士兵,自然也没人顾得上去照顾他。

黄盖眼见自己重伤加剧,为了活下去,他于是大声呼叫韩当。

随后韩当发现黄盖,激动地哭了起来,连忙找来军医救治,黄盖这才得以生还。

image.png

  四,任内病逝

  黄盖为赤壁之战的胜利立了大功,孙权于是升任他为武锋中郎将。

随后武陵发生叛乱,叛贼占领县城。

孙权于是任命黄盖为武陵太守,让他前去平叛。

当时武陵郡仅有五百郡兵,难以抵挡众多的叛贼。

黄盖便主动打开城门,引诱叛贼攻城。

结果叛贼刚进来一半,黄盖就发动突袭,把他们打得大败而逃。

  黄盖处事果断,认为叛贼为祸主要是其中的领头人的罪过,便只诛首恶,不问胁从,使得跟随叛贼的人纷纷归附投降。

随后黄盖大力招抚各偏远地区的地方首领,使得他们奉守礼节,臣服孙吴。

此后黄盖又参与平定长沙等地的叛贼而得以升任偏将军,不久病逝。


标签: 黄盖  是什么  他最  后的  结局  怎么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