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诗经中七月流火的火指的是什么意思

cht 2023-02-26 5次阅读

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呢?“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丁丁第二十三首·其二十四)。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少女在七月初七这天的情景。

诗人用“流火”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

而在古代,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

在这一天,姑娘们会穿戴上精致的首饰,摆上鲜花,到河边、树林等地方向牛郎织女祈求姻缘,希望自己能早日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作者:李大奎

先来了解一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出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裂;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曰于耜,四之曰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这首出自《诗经.国风》的歌谣,描写了什么场面?"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啥意思?

(一)欢快祥和的劳动场面

这首歌谣来自于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一个叫豳(bīn)的封国。

豳国也就是古戎狄,在今天陕西的彬县、旬邑一带。

这首歌谣的美就在于以平铺直叙的手法,素描了豳县人民有序进行农事活动的欢快祥和场面:

七月,大火星渐渐西落。

到了九月,妇女们开始缝制寒衣。

步入十一月,天气变冷,十二月,寒气增加,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若还没有好衣、厚衣穿,怎么过冬呢?开年后,正月里,人们就开始准备修理耜类的农具,二月份要下地耕种了。

当他们在向阳的土地上劳动时,我带着妻子和孩子,给他们送饭,田官一定会高兴呢。

(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啥意思

"七月流火",其实是一个成语,不是单纯字面上的意思,不能简单理解为:七月份的天气像"火"一样热。

这里的"火",指的是"星宿二",也就是"大火星"。

这里的"流",是"西沉"的意思。

"七月流火"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到七月后,大火星西移,天气将渐渐转凉。

因《诗经》里的"七月",使用的是周历,若换成公历,大概是九、十月份。

"九月授衣"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九月,妇女们就开始缝制寒衣了。

概而言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句话很形象地表达了一个气候转换时的自然现象: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三)豳地与天象有关的劳动场面

"火",大火星,并非绕太阳运行的火星,而是夜空里一颗有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古人称之为"心宿二",在每年的五月,位于夜空位置最高的正南方。

到了七月,夏末秋初时,大火星就逐渐落向夜空的西边。

这种天文现象,古人称之为"七月流火"。

"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一共311篇诗歌。

分风、雅、颂三部分,作者佚名,现难以考证。

"风"其实就是周地的歌谣。

这首"七月流火"就是豳国的民间歌谣,反映了豳地与天象有关的劳动场面。

因那时没有钟表之类的时间工具,古人的生产生活主要就是观察节令和天气变化来判断。

后来滴漏、燃香、日晷、圭表、水运浑动仪和仪象台等计时器发明后,滴漏、燃香主要用于夜间更夫打更,日晷、圭表、水运浑动仪和仪象台用于白天计时,指导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标签: 诗经  中的  七月  流火  是什么  意思  指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