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亡到底是不是归罪于赵高?

cht 2022-02-28 7次阅读

秦国灭亡到底是不是归罪于赵高?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赵高也许跟秦国的灭亡脱不了干系,但我认为,即使没有赵高的推波助澜,秦国也不会长远的走下去,赵高的出现只是古代的偶然,而秦国的灭亡是古代的必定。

秦王的治国理念没有根据时代的改变而做出变化

从根其实看,秦国的政策是延续战国时期秦朝的政策,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的大趋势,但绝不适合在和平年代推行。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社会动荡。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严刑峻法是诸侯国在割据混战得以生存下来的方式。

秦朝在战国各国中脱颖而出,然而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之后,秦始皇嬴政并没有适时缓政,休保养息,而是担心六国贵族图谋复辟,实施苛政。

这对百姓们来说,无疑是从一个火坑跳往另一个火坑,没有百姓们支持的王朝还能支柱多长时间。

赵高利欲熏心,又是依仗着谁

赵高的出生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耀,而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才被秦始皇嬴政所提拔,如果秦始皇嬴政是位亲力亲为、爱民如子的统治者,又哪里有赵高有恃无恐的逢迎献媚,也就不会出现沙丘宫变,扶苏自尽,赐死蒙恬的局面,更不会一贯嚣张至指鹿为马,最终胆大妄为地杀害秦二世。

image.png

我们可以看出从秦始皇嬴政到秦二世被杀害期间,赵高的野心在一次次的满足下被喂大,从一开始在胡亥的信任下得以高官厚禄,到胆怯扶苏即位后对自己不利而暗中扣押遗诏,再到变本加厉假传遗诏,赐死扶苏;从满足于把弄傀儡帝王胡亥,到铲除忠良,指鹿为马,再到杀害秦二世取而代之。

赵高并不是一出生就想掌权,而是在跟随秦始皇嬴政和秦二世期间才逐渐发现,当一个奸臣是获得权利和财富的捷径。

所以赵高只是秦国灭亡的一种表现,即使不是赵高,也会张高、李高来为秦国画上一个句号。


标签: 秦朝  古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