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子,他的结局是什么?

cht 2023-02-09 5次阅读

  历史上有两位拓跋翰,一位是十六国时期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第三子,另一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子,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北魏的拓跋翰。

  拓跋翰的鲜卑名是乌弈肝,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子,也是景穆帝拓跋晃及南安隐王拓跋余的异母兄弟,生母是舒椒房。

拓跋翰的出生年月,史书中并无记载,只知道他于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被封为秦王,官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参典都曹事。

image.png

  《魏书》称拓跋翰:“忠贞雅正,百僚惮之”。

著作郎高允曾担任拓跋翰的师傅,这位高允称得上是北魏的四朝元老,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敢于直言且富有才华,深得拓跋焘宠信。

高允成为太傅后,因拓跋翰尚年少,撰写《诸侯箴》赠予他。

《诸侯箴》的原文已经失传,据说其主要记录了历史上诸侯成败得失,其中有很多实例和注意事项。

拓跋翰读完后,十分高兴。

后来拓跋翰镇守枹罕,开诚布公,以信义恩惠安抚百姓,因此受到羌戎的敬畏顺从。

正平元年(451年),拓跋翰改封东平王。

  在名师的教导下,拓跋翰养成了忠诚正直的性格,但他最终的结局却令人遗憾。

image.png

  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死后,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大臣秘不发丧。

兰延和疋认为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尚年幼,打算拥立太武帝第三子拓跋翰为帝。

于是拓跋翰被征召入宫,并被安置在一个秘密房间。

宗爱素来与拓跋翰不和,只和拓跋焘幼子南安王拓跋余关系密切,他得知消息后,假传皇后命令,将兰延等人召入宫中并在殿堂上将他们全都杀死。

与此同时,又在永巷杀死拓跋翰,并拥立拓跋余为帝。

  拓跋翰本无心皇位,却稀里糊涂沦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令人惋惜。


标签: 是什么  结局  他的  三子  太武帝  北魏  拓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