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做睚眦必报的人?睚眦必报的背后

cht 2023-01-26 5次阅读

提到睚眦必报,我们就会想到秦的名相范睢,他是魏国人,却为秦国效力。

因此很多人对他不齿,更是对他“睚眦必报”的事津津乐道,说他心胸狭窄,不是个豁达之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范睢曾经踌躇满志,想为自己的祖国魏国建功立业,并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选择了拒绝,但是换来的是妒忌和陷害,因此他对腐朽不堪的魏国朝堂,彻底失去了信心,当他跟随王稽离开魏国,踏上秦国土地的那一刻,他的身份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变成了魏国乃至东方六国的掘墓人。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

曰『秦王之国危於累卵,得臣则安。

然不可以书传也』。

臣故载来。

”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为什么不建议做睚眦必报的人(睚眦必报的背后)(1)

到了秦国以后,范睢已经改名为张禄,由王稽引荐给秦昭襄王嬴稷,范睢通过王稽告诉嬴稷:“如今秦国已经很危险了,我是来告诉您解决的办法的,不过我得和您当面谈谈这件事,而不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因为那样容易泄露秘密!”秦昭襄王嬴稷并不相信,给范睢安排的住处和酒食待遇也很差。

但范睢并没有气馁,他知道只要自己有机会见到嬴稷,就有办法说服他。

待命岁馀。

当是时,昭王已立三十六年。

南拔楚之鄢郢,楚怀王幽死於秦。

秦东破齐。

湣王尝称帝,後去之。

数困三晋。

厌天下辩士,无所信。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嬴稷不信范睢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的嬴稷已经继位三十六年了,在位期间,把楚怀王幽禁在秦地而死,讨伐齐国迫使齐屈服,三晋也被自己打得没有了脾气,朝堂上的大小事物,都由自己的母亲和舅舅们打理的妥妥当当,因此尽管秦昭襄王嬴稷继位30余年,但实际上,自己并没有费什么心思。

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泾阳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也。

穰侯相,三人者更将,有封邑,以太后故,私家富重於王室。

及穰侯为秦将,且欲越韩、魏而伐齐纲寿,欲以广其陶封。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为什么不建议做睚眦必报的人(睚眦必报的背后)(2)

那么秦国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范睢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的问题在于嬴稷的弟弟和舅舅掌控大权,母亲宣太后才是真正的当家人,魏冉为秦相,魏冉的弟弟华阳君和嬴稷的两个弟弟掌控兵权,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和土地,甚至超过秦王室,这是臣重君危的节奏,必须扭转才行。

魏冉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准备越过魏国和韩国,去进攻齐国的纲寿这个地方。

这么做是拿国家力量,去替自己私人谋利,他们这么做,已经完全不把嬴稷这个主君放在眼里了。

为什么不建议做睚眦必报的人(睚眦必报的背后)(3)

范睢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上书秦昭襄王嬴稷,在书信中隐晦地写出了臣子的权力过大,对于君主是不利的。

在被接见的时候,故意和宦官争吵,说他只知道穰侯和宣太后,不知道秦国还有国君。

嬴稷对于魏冉和宣太后把持朝政早就有所不满,因此不断提升范睢的官位,从最开始的客卿最后代替魏冉做了秦国的国相,还被封为应侯。

范睢在秦国飞黄腾达,此刻的魏国还被蒙在鼓里,因为对外范睢叫张禄。

魏国听说秦国要进攻魏国,就安排须贾出使秦国,范睢知道后便化妆前去见须贾。

须贾一眼认出了范睢,他拉着范睢的手说“当初错怪你了,幸好你没有死,否则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原谅你的!”须贾看范睢穿的破破烂烂的,便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赐给范睢,并问范睢打算去做什么。

为什么不建议做睚眦必报的人(睚眦必报的背后)(4)

范睢故意说自己没事情做,如果须贾不嫌弃的话,自己可以做个车夫,替须贾赶马车。

须贾答应下来,第二天和范睢一起到秦相府去拜会秦相张禄。

到了相府,大家看到范睢做车夫都很惊讶,到了门口以后,范睢说自己先进去通报一下,须贾便在门外等候。

等了很久,须贾也没见范睢也没有出来,于是问门客说:“我的车夫范睢进入好久了,请您替我看下。

”门客说:“没看过范睢这个人!”须贾说:“就是刚才进去的那个人。

”“刚才进去的是我们家丞相张禄,他不是范睢!”须贾这才大惊,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被范睢耍了。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厀行,因门下人谢罪。

於是范睢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为什么不建议做睚眦必报的人(睚眦必报的背后)(5)

须贾也来了个负荆请罪,露出自己的上身,嘴里含着枯草,请求范睢的原谅。

范睢设置了帐篷,让很多人都可以看见,他对须贾说:“本来我要杀了你,但是看在你能够念在旧情接纳我的份上,今天就饶你不死!但是魏齐和你不同,他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然后留下须贾在秦国待了数日。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匿平原君所。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临别时,范睢对须贾说:“你回去告诉魏王,让他把魏齐的头拿来给我,如果魏王不答应,我就令秦军把大梁屠城!”须贾回到魏国后,把范睢的话告诉了魏王,魏齐知道了,就逃到了赵国,躲在平原君赵胜的府上藏了起来。

但范睢趁着平原君出使秦国的机会,扣留了平原君赵胜,并扬言如果不交出魏齐,就杀死平原君,万般无奈下,魏齐只好选择了自杀。

范睢对于迫害过自己的人睚眦必报,对于救助过自己的人则知恩图报。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三岁不上计。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睢於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为什么不建议做睚眦必报的人(睚眦必报的背后)(6)

通过范睢的推荐,王稽做了河东守,并且三年都不进行考核。

而郑安平也到了秦国,投靠到范睢门下,范睢在秦昭襄王嬴稷面前举荐他做了将军,凡是帮助过范睢的人,范睢散尽家财去报答他们,而对于曾经羞辱过范睢的人,他也一个都没有放过,但人们往往选择性的记住了范睢的“睚眦之怨必报”,而忘了他的“一饭之德必偿”,这就有失公允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标签: 背后  睚眦  报的  眦必  做睚  建议  为什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