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太阳黑子即将消失

cht 2023-01-12 4次阅读

  太阳黑子(sunspot)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

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3000-4500K。

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光球层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通常是成群出现。

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

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由太阳磁场导致的太阳黑子将持续衰弱,预计2016年太阳黑子将消失,并持续数十年时间。

2016年太阳黑子即将消失

  历史上最近一次太阳黑子消失是17世纪至18世纪,当时地球上出现了持续一定寒冷时期的小冰期(Little Ice Age)。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带电炽热气体离子区域,形成于太阳磁场涌动捕获电离气体离子时期。

太阳磁场能够预防气体释放热量并陷入太阳表面之下,太阳黑子比周边区域温度较低,因此观测时呈现黑色斑点。

  人类历史最早观测太阳黑子可追溯至17世纪早期,当时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活跃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最活跃期持续16个月,但最近的一次太阳黑子最低活跃期持续26个月,这是百年来最漫长的太阳黑子最低活跃期。

  自1990年以来,美国国家太阳观测台(NSO)太阳天文学家马修-佩恩(Matthew Penn)和威廉-利文斯顿(William Livingston)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使用塞曼效应(Zeeman splitting)研究了太阳黑子的磁场强度,塞曼效应是拍摄太阳大气层中铁离子释放气体光谱中一对红外光谱线之间的距离,该距离越大,也就说明太阳磁场强度越强。

  佩恩和利文斯顿检测了1500次太阳黑子活动,发现太阳黑子磁场的平均强度从2700高斯(磁场单位)下降至2000高斯,相比之下地球磁场强度不足1高斯。

目前,太阳黑子磁场平均强度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利文斯顿称,如果太阳黑子磁场强度以一定速率持续下降,2016年下降至1500高斯,此后低于这一强度将不可能出现太阳黑子。

目前,他们在国际天文学联盟讨论会上公布这项最新研究报告。


标签: 2016年  太阳黑子  即将  消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