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最大的行星,质量最大的行星是什么星

cht 2022-12-30 8次阅读

关于质量最大的行星,简要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盾牌座UY的质量 尽管盾牌座UY曾经作为宇宙中最大的恒星,它的质量却小到令人震惊。

盾牌座UY的周围没有发现可见的伴星,因此没有办法通过伴星的引力干扰来测量它的质量。

但天文学家还是对其质量进行估算。

2、木星的质量大约有9亿亿亿吨(8982 x 10^27千克),即使将太阳系中其他的七颗大行星的质量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足木星质量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木星也常被我们称为“行星之王”。

然而这个称号仅限于在太阳系的范围内。

3、我们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体积是我们所在的地球的1300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从这两方面来说,在太阳系中,木星是当之无愧的“行星之王”。

不过行星其实是宇宙中的一种常见星球,银河系中这种星体也非常多。

4、在太阳系之中质量最大的一颗行星是木星,不仅仅是质量最大,体积也是最大。

并且木星自转的速度最快,质量是太阳的一千分之在太阳系中,是七大行星总质量的5倍。

木星属于气体之星。

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由于它的质量是是如此巨大,因此太阳系的质心落在太阳的表面之外,距离太阳中心1.068太阳半径。

木星的高层大气是由体积或气体分子百分率约88-92%的氢和约8-12%的氦所组成。

由于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四倍,探讨木星的质量组成时比例会有所改变:大气层中氢和氦分别占了总质量的75%及24%,余的1%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

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巨行星)。

2012年2月3日科学家称发现了木星2颗新卫星,累计卫星达68颗。

一:太阳系质量最大的行星

密度由小到大排名是:单位 克/立方厘米

土星:0.70g/cm^3。

木星:1.34g/cm^3

天王星:1.58g/cm^3

海王星:2.30g/cm^3

火星:3.95g/cm^3

金星:5.2g/cm^3

水星:5.4g/cm^3

地球是最大的:5.518g/cm^3二: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太阳系在形成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都被太阳所俘获,成为推动其发生内部核聚变的基础力量,没有被太阳“吃掉”的物质,则被太阳风吹到距离较远的区域,逐渐聚合形成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

由于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大小不同、大气组成不同、磁场强弱不同,使得每颗行星都各具千秋,共同绘就了太阳系丰富多彩的天体世界。

细心的朋友估计会发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关于太阳系的彩色图片,上面各大行星的外观特别是色彩,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有的呈现灰黑色,有的呈现蔚蓝色,有的呈现火红色,它们点缀在不同的圆形公转轨道上,就像“彩虹”一般。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质量最大的行星,质量最大的行星是什么星

如果从太阳系的形成过程来看,无论是太阳还是行星,它们的构成基础,都是由上一任大质量恒星,在生命末期通过超新星爆发以后,所形成的星云慢慢聚合而成,其中绝大部分是氢和氦,另外还有其它的一些重元素物质。

这些物质的99.86%都被年轻的太阳所捕获。

而那些没有被捕获的星际尘埃,则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在不同区域聚合形成行星的固态内核,成为行星成长为现在模样的基石。

在距离太阳比较近的轨道上,一方面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很大,另一方面也受到强烈的太阳风“吹拂”,那些较轻的气体物质、容易蒸发的物质,都从这个区域逃逸到较远区域,只留下比重比较大的物质,比如铁、镍、硫、硅、铝等元素的化合物,这些“坚硬”的物质就如同石头般,在较近的距离围绕着太阳公转,彼此之间发生着强烈的、频繁的碰撞,逐渐聚合形成近日行星,也就是现在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这些行星的质量普遍较小,又受到太阳的影响非常强烈,因此很难从周围吸收更多的气体(实际上周围的气体物质也非常少了),只能依靠自身的火山喷发、外来小行星的碰撞等,来释放出气体,并通过引力作用束缚住一部分,形成这些行星的大气层。

只不过后来这些近日行星大气层的命运又各不相同,使得大气层也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

而在火星轨道之外,由于被吹到这里的气体物质和尘埃数量较多,因此在这里慢慢减速、聚集,逐渐形成远日行星的内核,并有机会和能力依靠自身的引力,来吸收更多的气体物质,使得它们的个头越来越大,其中木星轨道处是“近水楼台”,使自己最终吃成了一个“胖子”,成为太阳系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也是拥有大气层最厚、数量最多的行星。

没有被木星吸收的气体,则在更远的轨道上,形成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也束缚住了一定量的气体物质来包裹固态核心,只不过没有木星显著而已。

之所以要分析太阳系形成的简要过程,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表面呈现出来的颜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气层的因素。

下面针对每一个行星,简要分析一下它们呈现不同颜色的具体原因。

水星,深灰色。

在太阳系刚刚形成还是非常混乱的早期,原本质量较大的水星,很不幸与一颗小行星发生了猛烈的碰撞,使得水星原有就不太丰富的大气层以及部分原始地壳发生了剥离,从太阳发出的高能粒子流,将这些剥离出去的物质带走,厚厚的灰尘和火成岩-硅酸盐的内核暴露了出来,从而呈现出深灰色。

金星,略带黄色的珍珠白。

这个颜色其实是在太空中用肉眼看到的真实色彩。

金星拥有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浓密大气层,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颗粒,对于太阳光线具有很强的反射性,因此呈现出珍珠白的颜色。

地球,白云与海洋映衬下的蔚蓝色。

我们所处的母星,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拥有生命体的星球,表面覆盖着大面积的海洋和绿色植被,从而使得地球看上去拥有勃勃生机。

火星,红褐色。

火星由于内核的冷却,磁场消失,大气层基本上消失殆尽,因此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在太阳高能粒子流和宇宙辐射的冲击下,“风化”得非常严重。

与此同时,覆盖火星表面的土壤中,铁元素的含量较高,几十亿年来已经发生了深度的氧化,从而呈现出和铁锈一样的深红色。

而在有的区域,会发生大规模的沙尘暴,从而这部分区域从外太空看上去,呈现出的是浅黄色。

木星,由深度不一的暗黄色、浅白色条带构成。

木星的体积非常巨大,可以容纳至少1300个地球。

在形成过程中,木星吸聚了大量的星际气体和尘埃,形成了以氢和氦为主的超厚大气层。

在木星的大气层内,持续发生着大规模的风暴,气流内存在着不同浓度的乙炔和氨,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能量,从而呈现出不同深浅颜色的彩色条带。

土星,颜色与木星相似,这主要取决于它的大气成分与木星也类似,除了90%的氢、10%的氦以外,还有一些少量的甲烷和水冰。

土星表面冰冻的大气层之下,也拥有比较强烈的风暴,但是深度要更大,再加上距离地球更远,所以用望远镜很难看清木星的“风暴眼”。

和其它行星不同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土星拥有很宽、非常明显的土星环,就像白色的环带一样围绕着土星运行。

天王星和海王星,是远日行星的代表,也是一对“蓝色”兄弟。

它们的大气层中虽然也是以氢和氦为主,但是其中的甲烷含量要高一些,达到1%-2%,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水冰和氨。

由于平均温度要比木星和土星要低,所以大气层基本上都被冻结,以固体冰的形式覆盖在表面,分别呈现出比较光亮的浅蓝和深蓝色。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不同颜色,就是这样来的,朋友们是不是觉得非常有意思?三: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 行星,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

太阳系里所有的行星、 卫星、小行星等大大小小的天体加在一 起,还没有木星的分量重。

木星运行在火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1.86年。

木星有比 地球强得多的磁层和辐射带,表面磁场 约比地球强10倍。

有辐射热源,热容量 大,昼夜几乎无温差。

大气浓密,主要 成分为氢、氦、氨、甲烷等;南热带椭 圆形大红斑是由大气中的巨大风暴形成 的;平行赤道交替分布的亮带和暗纹是 由大气中激烈运动的云形成的。

在太阳系大行星中,木星自转最快, 平均密度仅大于土星。

分固态核、幔、 大气三部分,核的主要成分为铁和硅, 幔可分为液态金属氢和液态分子氢两层。

已知其有16颗卫星。


标签: 是什么  大的  质量  行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