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将携2名航天员突破在轨30天

cht 2022-12-25 4次阅读

  今年的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将完成长达30天的在轨驻留,这个时间长度对于技术和人员来说,都是较大挑战。

对此,总设计师朱枞鹏表示,“天宫二号”已经做好准备。

神舟十一号将携2名航天员突破在轨30天

  在此之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道工作的最长时间纪录是神舟十号任务时创造的,共计15天。

而神舟十一号上的航天员,将把这一驻留纪录增加整整一倍,这就需要一套能够维护航天员生命健康,并且可以长期稳定运行的设备。

  朱枞鹏说:“我们是在一艘载人飞船的基础上完成中期驻留任务,所以它携带的航天员生活必需品很多,装载量要大大提高。

另外我们还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给航天员创造更舒适更人性化的一个环境。

  “天宫二号”虽然从外形上看和“天宫一号(微博)”差不多,但是里面内容变化很大,尤其是很多为空间站建设研发的新型设备,在今年的任务中都将进行测试。

  朱枞鹏介绍,此次“天宫二号”上还安装了机械臂,他说:“掌握这项技术的好处是便于开展舱外维修。

大家知道航天员到舱外的话,对人的安全性是一个考验,还有技术难度较大,如果是安排一些‘小机器人’出去维修,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除了今年内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天宫二号”还将在2017年验证货运飞船的对接和资源补给技术,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

  朱枞鹏说:“因为后续要建造空间站,空间站是长期在轨飞行的,它的推进剂会不断消耗,必须进行补加,天宫二号一定要掌握这项技术。

通过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把货运飞船的推进剂补加到天宫二号实验室,这个技术难度比较大。

  据了解,“天宫二号”已经完成所有设备安装,顺利通过热实验和力学实验,目前正在紧张测试中,备战今年的载人航天任务。

  从今年开始启动的载人航天新任务,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这也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

  在“天宫二号”装载的设备中,有很多是用来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或者验证一些应用新技术的,这些设备一起被称作空间应用有效载荷。

这次,“天宫二号”上要进行的各类实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项,堪称中国载人航天最忙碌的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任务安排的14项空间科学和应用任务,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有两项需要航天员直接参与操作。

有一项是国际合作联合研究的项目。

  其中,首次进入太空的空间冷原子钟,可以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大幅提高导航定位精度。

同“天宫二号”一起升空的伴飞小卫星,还将对分离释放过程进行近距离成像观测。

这些实验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更有可能在未来给我国的航天技术带来新的推动。


标签: 30天  突破  航天员  2名  一号  神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