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真相之世界上最早的导弹 德国V

cht 2022-02-26 12次阅读

世界上早的导弹是哪个?德国V-1导弹(V-1missile)是德国在二战末研制的飞航式导弹。

世界上最早出现并在战争中使用的导弹,用于袭击英国、荷兰和比利时。

V-1导弹用弹射器发射,也可从运载机上发射,然后依靠弹上的控制系统导向预定弹道作水平飞行,而后向目标俯冲。

V-1导弹重2.2吨,导弹长7.6米,弹径0.82米,翼展5.3米,动力装置为空气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每小时550~600千米,飞行高度2000米,射程为370千米。

战斗部装药700千克。

1944年6月13日德国第一次向英国本土发射了V-1导弹。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早的导弹等相关内容。

世界上最早的导弹 德国V

研制开发

德国人在1930年代就开始使用无人驾驶的飞机开展导弹方面的研究、实验工作。

但是随着德国在1939年至1941年所进行的军队行动,导弹方面的研究计划的预算和投入都减少了。

然而在1942年6月,英国皇家空军的炸弹突然在德国城市上空投下,而德国空军轰炸机在对英格兰的报复性轰炸中却损失更多的飞机和飞行员。

德国空军开始考虑用其它的方法对英格兰进行空中打击。

但是此时正在研发的V-2远程导弹的进展却正在遇到困难,裹足不前,并且V-2毕竟是属于陆军的进展项目。

德国空军在经过论证以后,批准了进展一种小型而又廉宜的导弹的进展计划。

这种导弹计划射程在250公里(155哩),可携带一个800公斤(1,760磅)的弹头,能够打击到特定的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

导弹依靠很高的速度和超低空飞行来避开拦截的飞机和炮火。

为了保密的需要,这个计划被掩饰的称为“FlakZielGeraet(FZG)”(新型的高射炮)或者在文件中称呼其为“防空用靶机设备”(anti-aircrafttargetapparatus)。

导弹准备使用脉冲式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

这种装置由PaulSchmidt在1930年代研制成功,有关的资料空军已经在1937年由武器局获得。

脉冲式喷气发动机就像是一个小而旺的“火炉”,德国空军决定使用这种发动机用于导弹的进展研究重要的因素是看上了其简单实用且成本低廉。

它产生动力的基本原理是被吸入的空气在燃烧室内燃烧后向后喷射气流。

被吸入到发动机的空气与燃料混合后被火花塞点燃,在混合物燃烧前进气口的活门急速关闭,燃烧产生出巨大的脉冲推力从排气口冲出。

在这之后进气口的活门再度打开以吸入空气。

发动机每秒可以完成42个这样的周期。

发动机在工作时冲出的气流挤压正常的空气会造成很响的低颤音,这种声音很快的就将会为英格兰的居民所熟悉。

世界上最早的导弹 德国V

本来Schmidt所发明的脉冲式喷气发动机是一种比较简陋的发动机,在武器局时就险些被扼杀。

它只能在较低的海拔高度工作,且维修和养生很困难,同时其进气口的活门很快的就会被磨损穿透。

但是对于导弹这种一次性使用的武器而言,这种发动机就有了巨大的优势: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推力大—可以达到270千克(600磅)。

此外,它可以使用低标号的汽油当作燃料,而不是使用宝贵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

当时有3家德国公司参与了导弹的创造工作。

Fiesler公司负责创造导弹的机身。

Argus公司(Schmidt就是其老板)负责创造脉冲式喷气发动机。

Askani公司负责创造导弹的导航系统。

导弹的试验原型在1942年12月由一驾FW-200进行了空投滑翔试飞,并在圣诞节那天完成了自身动力推进试飞。

首次自身动力推进试飞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感到痛苦,它只飞行了1公里,并且原型机在这次试飞中失控坠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曾考虑使用有人驾驶的导弹方案。

在弹头的后部位置再加上一个长型的驾驶舱,驾驶员将躺在舱内驾驶导弹。

这种方案的样机进行了几次测试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试飞的飞行员是一位勇敢的女性:HannaReitsch。

她在试飞时也还提出过不少的技术方案。

1943年5月26日,纳粹党的高层人员在波罗的海城市Peenemunde视察了导弹的测试情况,以评估这种导弹的进展状况。

高层的结论是他们全力支持开发完成这种武器,并且希望要加快研究的发展。

同时也批准了建立一个导弹的发射基地,并创造相应的发射架。

随后在法国西北部的PasdeCalais建立了100部发射装置,拥有每天发射数千枚导弹的能力。

同时PasdeCalais距伦敦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公里(120哩)

导弹的研究进入了精密原型创造阶段。

结合了以前各驾试验机优点的原型机被命名为“Kirshkern(硬壳蛤)”。

在正式生产时导弹的编号为“FieslerFi-103”或“FZG-76”。

在非正式的文件中一般都被称为“V-1”“1号复仇武器”。

英国皇家空军的侦察机从1942年5月中旬起就注意到了在Peenemunde所进行的“奥秘现象”。

虽然侦察机所拍摄的照片并不清晰,盟军的情报机关并不能确定德国人在Peenemunde进行的是什么样的工作,但是英国皇家空军还是在1943年夏对Peenemunde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空中打击,这次打击并没有有效的减缓德国人的进展计划。

随后不久,美国陆军航空兵对法国PasdeCalais的发射装置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摧毁了大部分的地面设施。

在1943年11月28日,英国皇家空军再一次对Peenemunde地区进行拍照侦察。

这次侦察拍下了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皇家空军准尉B.史密斯(BabingtonSmith)在分析照片时注意到了一个可疑的斑点,放大处理后可以分辨出是一架正在发射架上的导弹样机英国情报机关终于明白德国人在进行什幺样的谜团研究。

并且根据照片推断德国人在数周内就可以向英国发射这种新式武器进行打击。

盟军对德国人隐藏在地下的研究设施进行了持续的轰炸。

但这已经是无济于事,此时导弹已经进入了生产阶段。

并且新的发射位置都在更隐蔽的地方。

德国人最终还向瑞典境内发射了几枚导弹,以最终测试和记录导弹飞行数据和检验其射程。

1944年6月13日,第一枚V-1导弹对着伦敦发射了。

在这一天只向伦敦发射了10余枚导弹。

发射基地的司令官接到的命令是发射所有的在基地的导弹,但是其并没有做好全部发射的准备工作。

所以当他接到发射命令时只发射少量的导弹遍又开始其准备工作了。

正式的“导弹闪击战”是在1944年6月15日开始。

当天德国人共向伦敦发射了244枚V-1导弹,向南安普敦发射了50枚。

其中有144枚越过了英吉利海峡;73枚击中了伦敦,有几枚被击落;其它大部分落在泰晤士河以南的地方。

射向南安普敦的V-1有一些击中了目标,还有一些迷航的导弹落在了诺福克(Norfolk)。

性能特点

V-1导弹是一种临时上马的独创性武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可以大规模使用的便宜武器。

早期的导弹重要是金属做成的—虽然很快的就开始使用木质的机翼。

V-1通过一套简单的导航系统飞向目标,依靠一套与导弹一体的陀螺仪维持飞行的稳定,一个磁性罗盘控制导弹的方位,还有一个气压高度器控制其飞行高度。

V-1导弹的弹体呈纺锤形,前面的主翼和尾翼均为矩形平直翼。

弹身最大直径0.82米,弹翼翼展5.3米,弹长7.9米。

从外表上来看,V-1导弹与普通飞机相似,只是在垂尾上部装了一个筒状发动机短舱,前端与机身相连。

短舱内装一台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可产生300公斤推力。

导弹的发射重量2180公斤,发射速度24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644公里/小时,射程240公里,最大射程可达到280公里。

V-1导弹典型的飞行是在气压高度器的控制下在距离地面600m,(2000呎)高度沿预定轨迹巡航飞行。

装在弹头前部的传感器在导弹发射飞行了100公里(60哩)后控制导弹结束巡航,射向目标。

但是也有不同的说法就是根本不存在装在弹头前部的传感器,起控制作用的只是一个时钟而已。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不同批次的导弹上使用了不同的系统。

导弹的弹翼上并没有操纵面。

V-1的控制是依靠在水平尾翼上的方向舵和升降舵。

对于这种不需要机动的导弹而言,这样的配置是既实用又价格低廉。

当导航系统确定导弹到达目标上空时,会调整并锁定导弹水平尾翼上的舵面,使导弹以很小的角度“掉”向目标。

但是这样有时候会造成失速,导弹发动机停转而下坠。

这种发动机突然关车使导弹的呼啸声骤然停止,而这造成了更大的恐慌,因为这意味着在几秒之后会有一个很大的爆炸在旁边发生。

V-1的弹头内装有一个电发引信,一个备用的机械击发引信。

另外还有一个延时引信,以确保在导弹没有爆炸时能够自毁。

这个引信系统本来是非常可靠的,发射后的V-1导弹几乎没有哑弹。

早期的V-1导弹可以加注640升(169加仑)的燃料。

续航时间达到了22分钟,准确的射程很难纪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英国东南部都遭到过V-1的“打击”。

V-1导弹要在发射前才加注燃料和安放电池、填充压缩空气。

然后用小货车运到消磁区域,完成最终的核对,调整导弹的飞行罗盘与安装好的导航系统内预定的目标方位是一致的。

由于Argus公司所提供的发动机还没有足够的推力将导弹发射出去,V-1导弹需要在发射时使用一个加速装置。

这个加速装置由Walter公司创造,是一个长48米(157呎)的斜坡状的发射架,使用蒸汽弹射系统。

发射架上有一条活塞槽,槽内在发射时装入哑铃型的活塞。

导弹放在一辆小推车上置入在活塞槽上,活塞槽装有安全销使导弹不会滑出。

在发射时由哑铃型的活塞推动小推车迅速前进,发射出导弹。

车载的发射系统上包括有一个反应舱和两个化学罐。

化学罐里区别装有过氧化氢(HO)和高锰酸钾(KMnO4)颗粒催化剂,反应舱通过管子连接到发射架的底部活塞槽的尾端位置。

发射时抽取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在反应室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蒸汽,对活塞底部施以巨大的气压。

当积聚到一定的压力,将推动活塞快速的移动将导弹弹送出去。

V-1在离开发射架时的速度可以达到400公里/小时(250哩/小时)。

发射时活塞将被抛到附近的地面上,手推车也会被甩出到旁边。

在发射后发射架必须要由穿上了保护服的工作人员清理一次,因为发射时所溅射出的残留物有很强的腐蚀性。

世界上最早的导弹 德国V

V-1导弹发射后,由自动驾驶装置控制按预定航向飞行,根据射程计数装置的计算,当导弹将到达目标上空时,阻流板打开,导弹减速俯冲奔向目标,直到引爆战斗部摧毁目标。

这就是V-1导弹发射的大致过程。

V-1的生产基地在德国东部的诺德豪森,重要由大众公司负责,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估计创造了20000至30000枚导弹,其中包括最终一部分没有出厂的导弹在内。


标签: 世界上  早的  导弹  德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