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查人防百姓盼安全

cht 2022-10-23 11次阅读

原标题:西城查人防 百姓盼安全

北京西城查人防百姓盼安全

狭窄的地下人防工程,竟然被改造为餐馆的员工宿舍,而且防火、喷淋等消防设施全部失灵;存在易燃隐患的泡沫彩钢板违建与最近的居民楼几乎贴上,而且没有消防通道;十多层的居民楼下,地下两层人防工程宛如迷宫,132间“鸽子笼”般的群租房密集排列,各类电线裸露在外,电器随处可见。

这是西城消防支队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消防部门随即进行查封,紧急疏散人员。

昨日,西城消防支队对上述三处隐患突出的场所进行复查,督促问题整改。

昨天下午,位于展览路24号的山丹丹食府已经关门停业。

跟随消防人员,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唯一的入口走进饭馆的地下一层,一股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

在一条长近百米的通道两侧,是一间间员工宿舍,有的宿舍门口贴着西城消防支队的封条,有些敞开的宿舍里,饭馆的员工正在搬走床板、桌子等家具。

在一间住着三人的宿舍内,十余平方米的房间没有窗户,即使白天也要开灯。

拥挤的空间只能容下三张上下铺的单人床,还有一张书桌和一个衣柜,屋顶的一大块墙皮早已脱落。

虽然屋里有一个喷淋设施,但经过检查已经失灵。

两个月前刚在饭馆找了一份厨师工作的陈林正在最后清理自己的东西,“真没想到屋里的喷淋竟是坏的,现在想起来就后怕。

”陈林说,平时这里住着15个人,听说也有人反映过隐患问题,餐馆为此加强过管理,但是问题还是很多。

西城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监督员张桐表示,按规定人防工程严禁住人,此处占地3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只有一个出口,通道和房间里的烟感、喷淋、报警等设施全部瘫痪,排烟风机也没有看到,一旦失火人员很难逃出去。

“我们在11月20日检查时当即对这个地下人防工程进行查封,紧急撤离了住在这里的人员。

这次复查就是督促员工将物品全部搬走,彻底根除人防工程住人的安全隐患。

餐馆经理张小荣告诉北青报记者,地下空间被查封后,员工已经被安置到其他的分店,“餐馆在这里经营5年了,没发生过安全问题,但这次借着整改的机会,我们打算不在这里开饭馆了。

以后也吸取教训,绝不在地下空间安排住人和经营。

”张小荣说。

山丹丹食府旁边就是三塔社区,听说自家身边常年存在的安全隐患被根除,几位晒太阳的居民表示支持。

“早该这样了,什么事情都比不上安全重要。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展览路街道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清理完住人的地下空间以及彩钢板建筑。

同样的问题在白纸坊街道平原里小区1号楼地下室也在复制。

经过消防部门核查,这处整体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地下人防工程里,东侧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的群租房总共1800余平方米,132间房屋,租住着150余人;西侧玉惠宾馆地下二层有700余平方米,地下一层500余平方米,共有30间房屋,住着60余人。

此前,街道联合派出所、消防支队对产权单位和承租人进行了两次约谈,让其认识到火灾隐患的危险性和严重性。

产权单位和承租人均表示支持,并在3日内清空地下空间,搬离租户。

昨日,北青报记者跟随西城消防支队的监督员对此处地下空间进行复查。

目前绝大部分租户已经搬走,曾经如“鸽子笼”般的群租房多数已被拆除,露出很薄的一层铝合金支架。

这些群租房大的十几平方米,小的只有不到6平方米,各类电线裸露在墙外,地下空间内错综复杂,臭味扑鼻,宛如一座迷宫。

“这处地下空间我们一直在整治,但由于租金便宜,一直无法彻底清除隐患。

”白纸坊街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韩传华说,此次隐患被彻底解决以后,将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

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社区居民纷纷拍手称快。

潘瑞芝是一名社区安全志愿者,以前没少为地下空间的安全隐患操心。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事情,现在居民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纷纷行动起来,对每个单元的楼道都进行隐患排查。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标签: 地下空间  西城  人防工程  鸽子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