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登基之谜】雍正帝暴死之谜是怎么回事?

    一代枭雄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晨突然暴死在圆明园离宫中。官方记载说他是忽然发病身亡。作为第一手资料的《起居注册》中是这样记载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下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下豫。子宝亲王、和亲王终日守在身旁。戌时(午后七时至九时)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寝宫发布遗诏给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龙驭上宾于二十三日子时(夜十一时至翌日一时)。由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继传。 然而民间却流传着雍正遇刺身亡的故事。例如《满清外史》、《清宫遗闻》、《清宫十三...

    2023.09.28

  • 玄武门过了多久之后李世民登基称帝 两个月后(一代明君)真相还有哪些?

    在玄武门事变之后两个月李世民登基称。玄武门事变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是印象深刻的,这也是唐朝在长安当地爆发的一场战争。在这样的战争当中,每个人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李世民率领着自己的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之后就交进攻的太子等人,杀死为此还掌控了长安。这样的事件一直到现在都在历史当中记载下来,然而玄武门事件过了两个月之后,李世民才选择登基称帝。 玄武门过了多久之后李世民登基称帝 根据相关的记载,在玄武门事变之后的两个月时间,李世民才正式登基称帝,也就是在武德八月初九。当时也选择了不正...

    2023.08.05

  • 朱棣登基当上帝王后为何没有一个子嗣是真的吗?

    朱棣有四子五女,全是当皇帝前与徐皇后生的,当上皇帝之后,就没有孩子了,这是为什么? 有人认为是朱棣当上皇帝后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也可能是朱棣忙于政务,没时间造娃了,因为明朝当时被废除丞相制度,当皇帝很忙的,什么事情都要皇帝处理。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因为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实行激进的削藩政策,而发动靖难之役反对建文帝,经过4年的战争,朱棣打败了朝廷的军队,成功入主南京,之后,朱棣宣布继承朱元璋的皇帝之位,废除建文帝的年号及政策,朱棣就明世宗,也称为永乐皇帝。 朱...

    2023.07.07

  • 一批海外竹简 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两千年黑锅是怎么回事?

    在北大有一批海外的竹简,意外揭开了胡亥登基的谜底,赵高背了2000年的黑锅。在古代之中都知道胡亥是死于赵高之手,但胡海当年登基古代之中,也都是赵高和秦国丞相李斯两人扶持上位的,在秦城王死后,两个人篡改了让位诏书,其实是属于扶苏的秦王,可最终却是胡亥登基。 北京大学收到简书 在众人的心目之中,在当年正是因为秦国丞相李斯和赵高两个人,把胡亥给扶持上位,当年赵高还曾经撺掇胡亥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给处死了,但是09年的时候,北京大学收到了一批来自于海外的竹简《赵正书》,里面记载的也是...

    2023.07.03

  • 秦始皇登基的历史(秦始皇本纪始皇统一称帝)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当初在赵国当人质时,见到吕不韦的小妾很喜欢,就娶了她,生了始皇 始皇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在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出生后取名曰“政”,姓赵氏十三岁时,庄襄王去世,政继位为王这时候,秦国已经向南吞并了巴(重庆)、蜀(成都)、汉中(陕西汉中),向东南越过宛城(今河南南阳)占有了郢都(今湖北荆州),并在那里设置了南郡往北夺取了上郡(陕西榆林)以东,并占据河东(山西夏县)、太原、上党(山西长治市)三郡往东抵达荥阳(河南荥阳),灭掉了西周,东周,并在那里设置...

    2023.06.13

  • 赵光义登基之后要拉拢读书人,真实用意是什么?

      在宋初时期,赵匡胤猝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成为了宋太宗。由于政治原因,赵光义在即位后立即改变了过去在先皇帝死后第二年才更改国号的常规,并将国号改为太平兴国元年。为了稳定局势,他还对弟弟赵廷美、两个侄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以及一些政府和军队的首脑大肆加官进爵。  虽然这些措施可以安抚顶层皇族和官员,但是赵光义知道,在他的统治下,读书人的支持至关重要。自宋朝建国以来,国策一直是“以文抑武”,这使得读书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为了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认可他这个皇帝,赵光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23.05.11

  • 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为何都选择沉默?

      在北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后,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顺利登基为新皇帝。然而,赵匡胤的死引起了一些疑点,其中最大的争论就是“烛影斧声”之说。虽然赵光义在皇族中爵位最高,并担任开封府尹,被认为是皇位继承人的标志,但他无遗诏登基,赵匡胤的两个成年儿子和另外一个弟弟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这一点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对此,历史学家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一种可能是,赵光义控制了皇宫,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弟弟被软禁在府中或皇宫中,无法反抗。另一种可能是,赵光义派人把他们软...

    2023.05.11

  • 高澄:绝世美男兰陵王的父亲,好色无底线,登基前被厨工乱刀砍死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经一百五十年的北魏王朝统治末期,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在这场权利角逐战中,高欢和宇文泰逐渐胜出。 他们以丞相的身份各自拥立了一位傀儡皇帝建立了政权,史称东魏和西魏,这高欢就是东魏的实际当家人。 随后两个国家为争取魏之正统地位,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拉锯战,相互之间各有胜负,不过东魏是败多胜少。 公元547年农历的1月1日,戎马一生的高欢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巧合的是这天出现了天文奇观--日食,高欢目睹之后,说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 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

    2023.05.10

  • 刘娥原本可以效仿武则天登基为帝 最后为何没有坐上那个位置

      尽管刘娥有着垂帘听政多年的经验和卓越的才能,但她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她深知女性登上皇位是极为不易的,而且这样做很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因此,她坚持遵循传统规则,将皇位顺理成章地传给了合法的继承人赵祯。  这种尊重传统的态度,受到了赵祯及其父亲宋真宗的高度赞赏和尊敬。赵祯即位后,他继续聘请刘娥为太皇太后,尊重她的地位和功绩。刘娥也没有因此而过多干预政治,而是尽力为赵祯提供建议和支持,保持着太后的体面和威严。  刘娥的选择和作为,展现了一个女性统治者的智慧和胸...

    2023.05.09

  • 朱高炽能够顺利登基与他的性格有关?

      明朝历史上,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是一段让人唏嘘的历史。这场争斗在朱棣去世后爆发,虽然最终朱高炽成为了皇帝,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具备更强的权力或者优势,而是因为他拥有更多的支持者。  朱高炽与朱高煦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朱高炽得到了父亲朱棣的悉心培养和士大夫们的教导,养成了儒家式的贤明君主性格,朱高煦则在战场上锤炼出了武将的性格,对文事不怎么在意。这种成长环境的差异在朱高炽登基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朱高炽成为皇帝之后,他的治国理念与士大夫们高度契合,他们愿意为他卖命,甚...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