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沫若拍马屁冷知识:马屁分10个等级,看到第6个直接跪了……你都知道哪些?

    南朝梁武帝一日雅兴大发,与诸位大臣一起游山逛水。当大家尽兴泛舟在烟雨朦胧的湖上时,一位大臣趁机拍马说:烟波浩渺,圣上亲临盛会,自有帝子降兮北渚! 梁武帝冷笑不已:这是屈原的《九歌》里面的一句经典啊,下一句就是目眇眇兮愁予,你莫不是借此笑话朕的眼睛吧?当即下令砍了这个可怜大臣的头。原来,梁武帝是一个独眼龙。 点评:写文章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博得读者情感共鸣,但拍马屁却以婉转见高明。 第二级 大音希声 对领导的话,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要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点...

    2023.10.06

  • 康熙欣赏的拍马屁之术:高士奇自承贪污因帝宠真相究竟是什么?

      清朝盛期的高士奇,拍马屁的境界奇高。被康熙看上后,大受宠幸,以非科甲出身被选入翰林院,入值南书房,陪皇帝读书闲聊,陪宴侍从,诗酒唱和。跟皇帝关系铁的,任谁下蛆都无济于事。皇帝身边得宠的人,总是大臣们拍马的对象,所以,总有人给高士奇送礼送钱。有人因此说高士奇招权纳贿,皇帝知道了,高士奇也不避讳,老实招来,说人家给我送钱,还不是因为皇上对我的恩宠。皇帝一笑置之。在高士奇的仕途中,只有过短时期的放归田里,但不久就官复原职,依旧得宠。  康熙皇帝,什么都好,就是有个臭毛病,走到哪...

    2023.08.20

  • 趣谈:拍马屁、下马威、耳旁风的典故真相究竟是什么?

    口头禅最初是宗教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然而演变至今,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 「拍马屁」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的马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随口夸上几句,98迷科,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就有人不论马的好坏,都一味奉承,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于是人们便把对他人的奉承称为「拍马屁」,用于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 「下马威」出自《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

    2023.07.17

  • 魏征怎么用拍马屁的方式劝谏唐太宗改正错误?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征如何用“阿谀奉承”的方式来劝谏唐太宗改正错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名垂史册的“贞观之治”,就不能不提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千古难遇的“圣主与诤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魏征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当面指责皇帝错误的大臣...

    2023.01.09

  • 魏征如何用拍马屁的方式劝谏唐太宗改正错误?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千问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征如何用“阿谀奉承”的方式来劝谏唐太宗改正错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名垂史册的“贞观之治”,就不能不提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千古难遇的“圣主与诤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魏征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当面指责皇帝错误...

    2023.01.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