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学家提议在太平洋外建造一个中微子探测器 中微子是什么

      天文学家提议在太平洋外建造一个中微子探测器中微子是宇宙中最难以捉摸的粒子之一,仅次于超神秘的暗物质。它们的数量相当可观——它们参与弱核力量,并对核聚变和衰变负责。所以任何时候发生核事件,中微子都参与其中。  比如太阳的核心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自然会产生不少中微子。根据过去的研究,如果你把拇指举到太阳上,每秒大约有 600 亿个中微子穿过你的拇指。  但是中微子很少与物质相互作用,尽管每秒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穿过你的身体,但在你的整个生命中,实际击中你身体的中微子...

    2023.01.26

  • “幽灵粒子”成为焦点:科学家对中微子的质量设定了上限

      每秒钟,大约有100万亿个中微子穿过你的身体。这些幽灵般的粒子是我们理解宇宙的基础。但是它们非常小——小到科学家们一度认为它们根本没有质量。 然而,中微子确实有质量,物理学家现在已经设法给它设定了一个新的上限:0.8 电子伏特或 eV。(电子伏特在技术上是能量的量度,但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如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方程 E=mc^2 所示。)  这确实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从透视角度来看,电子的质量约为 511,000 eV。质子和中子使亚原子尺度超过 9.38 亿电子伏特...

    2023.01.23

  • 深层地幔和外太空再次测到中微子 助揭宇宙奥秘

      科技日报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聂翠蓉)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Borexino实验团队在《物理评论D》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地壳和更深层地幔中探测到中微子的反物质——反中微子,地幔中的反中微子甚至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微子几乎没有质量,是在放射性衰变中形成的中性带电粒子。中微子几乎不和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每秒钟有数万亿中微子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却全然不知。  格兰萨索的Borexino是一个巨型金属球罐,其内充满300吨的液体闪烁体。反中微子会发射出一个正电...

    2023.01.17

  • 南极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世界最大天文台

      南极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简称为“冰立方”IceCube)是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由86根装备了传感器的电缆所组成,这些电缆一头连在地表实验室中,另一头从冰洞向下延伸至2.5公里的深度。该天文台耗资2.79亿美元,是同类天文台中最大的一座,它的使命是去搜寻可以穿透几乎所有物质的神秘亚原子微粒——中微子。  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是建在南极的一个巨型望远镜,它的目的是发现以光速穿过地球的中微子,这是一种令人...

    2023.01.09

  • 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冰立方”因中微子而被找到

      研究人员在南极科考站“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发现了有史以来能量最高的中微子观测记录,在这篇最新的中微子研究论文中,科学家分析了从2010年至2012年间中微子传感器的数据,发现了两个中微子事件的存在证据,其能量比以往类似的事件高出10倍左右。一直以来,科学家对中微子的关注度有增无减。中微子是一种微小的电中性粒子,由于中微子不带电荷,因此其不会参与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质量也较低,中微子的特征决定了它可以自由地穿过宇宙空间,而不受到引力或电磁力的干扰。  冰立方((IceC...

    2022.12.06

  • 中微子阐释了星系团与宇宙背景辐射间分歧

    第四种“惰性”中微子触手可及   为阐释星系团与宇宙背景辐射之间分歧给出答案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丰富、最神秘的一种粒子。人们只知道中微子有质量,却不知道其重几何;只知道中微子至少有3种类型,或者说3种“味”,但其实可能还有更多类型。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中微子比通常认为的更重,那么存在于星系团观测和宇宙背景辐射测量结果之间的失配现象将有望得以解释。该研究还表明:第4种至今未被发现的中微子或许真的存在。  当前,关于...

    2022.11.17

  • 冰立方中微子观测站发现银河系附近的活跃

          冰立方中微子观测站发现银河系附近的活跃星系NGC 1068会发射高能量中微子(Credit: NASA/ESA/A. van der Hoeven / Jack Parin, IceCube/NSF; NASA/ESA/A. van der Hoeven (insert))  (神秘的地球uux.cn)据EurekAlert!:冰立方中微子观测站(The 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是一个由数千个传感器组成的网络,它位于南极冰层下数...

    2022.11.04

  • ,图超新星中微子实验:科学家称时间旅行有可能

    古怪神秘的中微子再一次让粒子物理学家感到迷惑,在此之前,粒子物理学家发现来自太阳中微子实际测量的流量与理论模型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这就是著名的“中微子缺失之谜”,中微子的缺失使得物理学家不得不思考当时认定的标准太阳模型是否存在问题。接着,空间中微子探测器发现宇宙中中微子存在震荡的现象,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微子在宇宙空间中可相互转换,尽管我们之前认为中微子是没有质量的,像光子一样,但是修改后的标准模型可使得中微子具有质量。而在1987年爆发的超新星事件中,地...

    2022.10.27

  • “前超新星”中微子:在恒星爆炸和死亡之前会发生什么?

    最近一项关于“前超新星”中微子——极其难以探测的微小宇宙粒子——的研究,让科学家们离了解恒星在爆炸和死亡之前会发生什么更近了一步。这项研究由博士后研究员平井良介(Ryosuke Hirai)共同撰写,他来自莫纳什大学引力波发现高级研究中心(ARC Centre for引力波发现中心),研究恒星演化模型以测试不确定的预测。当一颗恒星死亡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被认为会导致超新星爆炸。在爆炸到达恒星表面之前,中微子自由地流过和流出恒星。科学家们可以在超新星爆发前...

    2022.10.11

  •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研究中微子质量 跷跷板模型是什么

    科学家们正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一项新实验中研究难以捉摸的中微子。科学家们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使用紧凑型μ介子螺线管(CMS)探测器进行了一项新的实验测试,研究中微子质量。中微子,或“幽灵粒子”,是类似于电子的亚原子粒子,但没有电荷,质量极小,接近零。这项新研究使用了LHC之前的数据。进行这个实验是为了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微子质量如此之小的问题。(中微子的质量如此之小,以至于历史上的科学家都认为它可能根本没有质量。)中微子通过核聚变在恒星内部产生,是...

    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