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楼主体结构今日封顶 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有哪些独特设计?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盖房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在南极盖房子,您还会觉得普通吗?在遥远的南极罗斯海,有一个叫恩克斯堡岛的地方,那里就正在盖房子,这个房子就是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我们如何设计一座科考站?我们又如何建造一座科考站?   今天(1月13日),南极罗斯海新站主楼主体结构实现封顶。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这里就是南极罗斯海新站的建设现场,现在正在进行吊装作业的就是新站主楼的最后一根钢梁。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工程节点,队员们给这根钢梁戴上了大红花。随着这根钢梁的成...

    2024.01.13

  • 古代考试中的趣闻轶事:李贺因避讳无法科考真相究竟是什么?

      科举考试,是古代帝王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而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而告终。一千多年以来,科考为历代皇朝招揽选拔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古时没有发明照相技术,科考时对考生身份的查验,是靠文字描绘的。清代有一姓胡的考官督学监考,他做事认真,监考时按照名册,对考生的年龄相貌等,查核非常严格。名册中将考生有须却不浓密者描写为微须,因此,他便把那些长着胡须的考生通通都拒之门外。一考生不服据理力争,...

    2023.12.23

  • 烟台威海遭遇极端暴雪,网友:宛如北极科考!真相还有哪些?

    “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 烟台大学东门附近,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微博网友观云梦雨 视频截图 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威海文登降雪量26.3毫米,烟台23.7毫米。网友拍下了烟台大学附近海边的雪景并配文: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截至21日晨8时,文登和烟台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预计12月21日,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成芳介绍说,...

    2023.12.22

  • 硬核科技护航“雪龙号”极地科考,高梵助力中国科考事业获央视点赞是怎么回事?

    作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重要标志之一,“雪龙号”自1993年入役以来,多次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11月初,满载功勋的“雪龙号”再度从上海启航,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这次,中国高端鹅绒服品牌高梵为“雪龙号”打造极地航海装备,一同前行,应用中科蓄热技术等多项原创奢暖科技,为极地航海提供支持,助力我国科考事业。12月19日,央视也对高梵为雪龙号打造的极地航海装备进行了防风性、防水性、耐腐蚀性、轻盈性、升温性在内的多项评测,并与某加拿大品牌一起测试。高梵以领先、优...

    2023.12.22

  • “雪龙”号科考队员集体晒彩虹真相还有哪些?

    北京时间11月19日傍晚,一场小雨过后,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船尾出现了一道巨型彩虹。彩虹横跨天际,海面可见清晰倒影,科考队员纷纷拍照留念。据悉,“雪龙”号近期将择机穿越西风带,希望遇到的彩虹能够给“雪龙”号及全体科考人员带来好运。...

    2023.11.20

  • 三赴南极,他以科考护南极是真的吗?

    三赴南极,他以科考护南极 00:00 02:00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新华社兰州6月5日电(记者张文静、郭刚)晶莹剔透,冰雪覆盖。南极这片常人只能从书籍、电视里了解的神秘之地,今年刚满40岁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传金已探寻三次。 李传金在中山站出发基地。受访者供图 2021年11月5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搭载李传金和150多名队员从上海起航,前往南极执行中国第38次科学考察任务。此前...

    2023.10.11

  • 我国科考人员首次系统性采集卓奥友峰岩石样品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青藏科考卓奥友峰极高海拔综合科考队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科考分队的科考队员近日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海拔4950米处沿山而上,到达岩石样品采集目的地——卓奥友峰。卓奥友峰海拔高达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科考队员褚杨(左3)在教西藏登山队队员如何采集峰顶区域岩石样本(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路旁的岩石碎块在阳光下显出金属的光泽。“这里的石头含有稀有金属元素,在卓奥友峰的不同海拔采集岩石样品能让我们了解卓奥友峰地区稀有金属分布层位情况。”分队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

    2023.10.06

  • 全国首座“零海拔天文观测站”交付:科考、居住一体是真的还是假的?

    快科技8月29日消息,我国首座零海拔天文观测站——慕士塔格天文观测站最近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慕士塔格天文观测站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建造,持续为高海拔科学研究工作保驾护航1316世界之最。 观测站地处西昆仑山脉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附近,海拔4526米,总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具备科考、居住、办公等功能。 通过该观测站,天文学家将开展宇宙学、恒星形成与演化、银河系动力学与演化、星系和活动星系核、太阳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领域的观测研究。同时,基于观测站周围优...

    2023.08.29

  • 向北极进发 第13次北冰洋科考有何不同?你都知道哪些?

    极昼的北极,有绝美的清晨和黄昏、有斑驳交错的海上浮冰,也有覆盖在静谧大洋之上的浓浓海雾,此时此刻,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作业,目前已经抵达北纬77度左右。科考队于7月12日正式起航,总台央视记者王楠也随船出发,全程记录我国此次北冰洋科考进程。  当前在楚科奇海有哪些科考任务?科考队员24小时连续科考面临哪些挑战?今年科考的难点在哪里?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北极的海冰是什么味道的?一路向北极进发,都...

    2023.08.10

  • 中国北冰洋科考开展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是真的吗?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进行作业。在本次科考过程中,采用多种新手段对极地大气进行研究。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北冰洋科考过程中,和大气科学相关的作业非常多。除了释放气象探空气球以外,还对北极大气中的气溶胶进行研究。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乐凡阁:这台仪器叫做气溶胶散射激光雷达,主要是观测从近表层到高空1万米,气溶胶浓度的垂直分布以及它相关的一些物理...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