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策出于什么考虑不传位给儿子而是给弟弟?

      三国东吴孙策孙权两兄弟都当过君主,为什么孙策传为给弟弟也不传位给儿子?跟着千问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策。  相对于司马炎的大度,偏隅东南的孙权似乎是有点小气了,江东政权起自孙坚,然而孙坚是真正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东吴的天下其实与孙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毕竟孙坚虽然有些本事,但在死的时候也不过是袁术的一个手下,还没有能为东吴建立什么基业。  真正替东吴打下基础的人是孙权的哥哥孙策。  为什么说江东政权的基业不是孙坚打下,而是孙策打下的。  孙策人称“江东小...

    2023.01.26

  • 刘繇是什么人?他最后会被孙策打败是因为什么?

      刘繇是什么人?他最后会被孙策打败是因为什么?今天千问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初平四年(193年),汉室宗亲刘繇(yao)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与窃据扬州的袁术争夺该州的控制权。原本刘繇与袁术不分胜负,相持一年多都没能让袁军渡过长江。可随后孙策前来,就迅速击败刘繇,将其赶往豫章。为何刘繇打得过实力强大的袁术而不敌势单力薄的孙策呢  一,汉朝宗室  刘繇出身汉朝宗室,为齐王刘将闾后裔,山阳太守刘方之子。刘繇的伯父是东汉时著名的“一钱太守”刘宠,所以他自幼受到...

    2023.01.12

  • 太史慈为什么投靠孙策?孙策是怎么说服他的?

      太史慈能征善战,忠心耿耿,死前还念念不忘的说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那么他为什么投靠孙策?孙策是怎么说服他的?  对于太史慈这个人罗贯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无独有偶,对于太史慈,陈寿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由此可见,历史中太史慈给后人留下的印象非常好。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之中,太史慈认识刘备和孔融要早于江东的孙策...

    2022.12.14

  • 周瑜为什么不是孙坚部下,还曾经离开孙策而辅佐袁术?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千问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既然从小亲如兄弟,周瑜为什么不是孙策之父孙坚的部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周瑜和孙策是从小亲如兄弟的“总角之好,骨肉之分”,这也是周瑜后来能够迅速进入东吴核心决策圈的主要原因之一,得到了...

    2022.12.09

  • 孙策和孙权是亲兄弟,那么谁的计谋更胜一筹?

      民间传说孙坚夫人在怀孕期间曾梦日月,而后顺利诞下孙策、孙权二子,日后这二字必成大器,既然孙策和孙权是亲兄弟,那么谁的计谋更胜一筹?  年轻的孙策早年为完成遗父余愿屈从袁术,暗地扩充个人势力,脱离袁术自立为诸侯,逐鹿中原。并于挚友周瑜赢取三国有名的美人大小二乔,成就一段佳话。  孙权在痛失父兄之后,担起江东基业的重任,以其雄才伟略开疆辟土,不负父兄所托,成为春秋时期三国鼎立局面的一方强者。  孙权深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道,先联合刘备赤壁之战大胜曹操,其后出其不备袭取刘备的...

    2022.11.28

  •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能一统三国吗?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魏国曹操、蜀汉刘备,东吴孙权,这三人中曹操、刘备属于创始人,孙权因为大哥孙策遇刺身亡得以继承其衣钵。那么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能一统三国吗?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孙策有过这样一段评价:“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从这点看出,陈寿认为如若孙策在世有可能克服中原,统一全国完成一代霸业,因而觉得他早逝可惜万分。那么他为何传位给孙权,在于内外局势复杂,若将江山交给幼主难以服众,为此他才会把江山交给孙权同时对其有一段话:  “孙策:举江东...

    2022.11.28

  • 历史人物解读之历史上孙策被刺杀,此事跟孙权有关吗?

      自古为了权利,弑父杀兄之事也发生了不少,那么历史上孙策被刺杀,此事跟孙权有关吗?其实这真的是冤枉了孙权了,幕后黑手极有可能是曹操。  小霸王孙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孙坚死后,当时年仅17岁的孙策以传国玉玺换取袁术的支持加上父亲的旧部,东渡长江连败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及吴郡严白虎等地方实力,一步步平定江东并在和荆州刘表的争斗中大败黄祖占了上风。  青梅煮酒时看走了眼的曹操此时着力于北方无力顾及孙策,于是就采取拉拢的对策:他让儿子曹彰娶了孙贲(孙策堂兄)的女儿,又把...

    2022.11.28

  • 孙策临终前为什么托孤于文臣张昭,而不是武将周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98迷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策临终前为什么将孙权托孤于张昭,而不是托孤于周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周瑜有很多美化的描写,导致小说中的周瑜形象要优于史书记载的周瑜。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孙策平定江东时可谓战功赫赫,“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显得非常合理。  然而根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

    2022.11.11

  • 孙策临死前托孤给张昭 孙权称帝后为何这样对待张昭

    对孙策临死前托孤于张昭,为何孙权称帝后,却土封、火烧张昭家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08年,曹操领兵亲征荆州,此时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琮领全州降曹,之后曹操又在当阳击败刘备,下一步,曹操就要对江东展开攻势。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江东群臣无不色变,以张昭为首的大臣们极力主张投降。众所周知,东吴的君主虽然是孙权,但东吴基业的真正奠基人却是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孙策临终前曾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在史料记载中,孙策临终真正...

    2022.10.20

  • 孙策对太史慈有何知遇之恩?为何拒绝曹操的招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太史慈被绑到孙策跟前,孙策问:要是你生擒了我,会如何处置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98年,孙策见被五花大绑的太史慈向自己走来,忙上前帮他解绑,拉着他的手说道:“现如今你已成阶下囚,要是当年你生擒了我,会如何处置我呢?”太史慈,字子义,身长七寸,美须髯,善于骑射,箭无虚发,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箭手。自幼好学,长大后担任...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