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食到烘焙:中国航天员太空“食”光进化,见证载人航天技术飞跃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里,一场特别的“美食盛宴”正在上演——航天员们不仅品尝到了热气腾腾的烤鸡翅,还享用了种类丰富的各类佳肴。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太空厨房”首次实现了在轨烹饪烘焙,让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今,中国空间站的食品种类已超过190种,航天员们连续10天的食谱都能做到不重样。从传统的主食到精致的甜点,从新鲜的水果到美味的冰淇淋,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也能享受到与地球相似的饮食体验。这一变化背后,是中国航天技术不断突破、航天员饮食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生动写...
2025.11.05
太空“鼠”趣:4只小鼠在中国空间站的“太空生活”实录曝光
中国空间站内,四只小鼠的太空生活正有序展开。在航天员的悉心照料下,这些小鼠已顺利度过五天太空时光,目前状态良好。科研人员通过空间站视频采集系统持续监测,发现小鼠们适应了微重力环境,行为模式与地面饲养时存在显著差异。针对实验鼠的性别选择问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仓怀兴在电视节目中解释称,实验采用两雄两雌的组合方式,既考虑了动物行为学需求,也基于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地面饲养阶段,雄鼠与雌鼠分别群居,经过长期适应性训练后,异性别组合能更好模拟自然社交环境。仓怀兴特别...
2025.11.05
神舟二十一号启程太空 九阳太空厨房1500天守护航天员饮食健康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日前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任务。在失重环境下如何保障饮食健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自主研发的太空厨房系统,凭借多项创新技术,已在中国空间站稳定运行超过1500天,为航天员提供全方位饮食保障。针对太空环境特有的挑战,科研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传统太空加热设备存在热传导效率低下的问题,国际空间站曾出现加热洋葱耗时4小时的情况。我国研发的热风循环加热装置采用立体循环技术,可在30分钟内完成上百种食物的均匀加热,让航天员随时享用热气腾腾的家乡美...
2025.11.02
陈冬太空驻留400天创纪录,神舟二十一号待发,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征程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传捷报——航天员陈冬累计在轨飞行时间突破400天,成为我国首位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航天人。此刻,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内,这位“太空老将”正带领乘组为返回地球做最后准备。与此同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进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倒计时,中国空间站即将迎来第十次载人飞行任务。陈冬的航天征程堪称一部奋斗史诗。2016年,他随神舟十一号完成首次太空之旅,在轨驻留33天;2022年,作为神舟十四号指令长,他带领乘组坚守183天,成为我国首位在轨超200天的航天员;...
2025.11.02
科研逐梦人张洪章:以报国之志,在太空书写科研新篇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一位身着航天服的青年面带谦和微笑,目光坚定而明亮——他就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张洪章,我国第二位以载荷专家身份叩问苍穹的科研工作者。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少年到即将踏上太空的探索者,张洪章用39年光阴书写了一段关于热爱与坚守的奋斗史诗。1986年,张洪章出生于邹平市临池镇望京村。父亲以"章"字寄予厚望,希望这个承载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代印记的名字,能指引儿子走向知识报国的道路。小学时,新数学课本发下的瞬间,他便与同学展开解题竞赛,整本书的习题在开学首...
2025.11.01
能源领域专家张洪章出征太空 携专业优势开启锂离子电池太空研究新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宣布,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升空。本次飞行乘组由指令长张陆、航天员武飞和张洪章组成,其中张洪章在入选航天员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洪章,1986年4月出生于山东邹平,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正式参加工作并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高性能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锂/硫原电池、低温动力电池、铅炭蓄电池及锂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设计与开发。其研究成果涵盖碳材料、正负极活性物质、隔...
2025.11.01
宇宙探索:从火箭到火星的太空旅
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由来已久。从古代天文学家的仰望星空,到现代航天器穿越太空的壮丽场景,宇宙探索见证了人类科技的飞跃与梦想的升华。本文将回顾人类从“大箭”时代的早期探索,到现代火星任务的辉煌成就,展现人类不断追寻星辰的壮丽旅程。早期探索:火箭的起点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始于对飞行的梦想。20世纪初,火箭技术的出现为人类打开了通往太空的大门。德国的V-2火箭是第一批实现人造物体进入太空的火箭之一,为后续的航天技术奠定了基础。太空竞赛:从“大箭”到登月冷战时期,太空竞赛成为国家间科技实力...
2025.11.01
神舟二十号乘组“太空出差”逾180天 返回准备进行时 共盼新会师
近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的组合体顺利完成转运,从总装测试厂房移至发射区,计划在近期择机发射。与此同时,中国空间站内的神舟二十号乘组已持续在轨超过180天,各项任务进展顺利,正为返回地球做最后准备。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三名航天员利用笔记本电脑及专用软件完成了多项测试任务,包括信任与协同机制、精细动作控制以及应急决策能力评估等实验。乘组还开展了运动骨骼肌受力研究,采集了不同负荷状态下跑步和抗阻运动的足底压力、关节运动学数据及图像,进一步分析运动状态参...
2025.10.28
“太空驻留”逾180天 神舟二十号乘组有序推进工作并开启返回准备
近日,我国航天领域迎来新动态,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顺利完成从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区的转运工作,计划于近期择机发射升空。与此同时,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时间已超过180天,各项任务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在航天医学实验方面,三名航天员利用笔记本电脑及配套软件,开展了多项实验测试,涵盖信任与协同机制、精细动作控制以及应急决策能力评估等内容。乘组还开展了运动骨骼肌受力研究,采集了不同负荷状态下跑步、抗阻运动的足底压力、关节运动学数据及...
2025.10.27
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逾180天 各项实验有序推进 返回准备正当时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的组合体近日完成关键转运,从总装测试厂房顺利转移至发射区,计划于近期择机实施发射任务。与此同时,中国空间站内,执行在轨任务超180天的神舟二十号乘组正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不仅持续开展多领域科学实验,还为返回地球做着全面准备。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三名航天员通过笔记本电脑及配套软件完成了多项测试,内容涵盖信任与协同机制、精细动作控制以及应急决策能力评估等。乘组还开展了运动骨骼肌受力研究,采集了跑步、抗阻运动等不同负荷状态下的足底压力...
2025.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