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光机所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碳化硅表面飞秒激光改性提升抛光效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是怎么回事?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光学创造与检测中心实验室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碳化硅表面飞秒激光改性提升抛光效率研究方面取得发展。研究发现通过飞秒激光对预涂有Si粉的RBSiC表面进行改性,能够获得结合强度为55.46 N的表面改性层。且改性后的RBSiC的表面仅经过4.5小时的抛光,即可得到表面粗糙度Sq 为4.45 nm的光学表面,与直接研磨抛光相比,抛光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该研究成果拓展了RBSiC的表面改性方法,并且激光的可控性和该方法...

    2023.07.04

  • 上海光机所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碳化硅表面飞秒激光改性提升抛光效率研究方面取得发展是怎么回事?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光学创造与检测中心实验室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碳化硅表面飞秒激光改性提升抛光效率研究方面取得发展。研究发现通过飞秒激光对预涂有Si粉的RBSiC表面进行改性,能够获得结合强度为55.46 N的表面改性层。且改性后的RBSiC的表面仅经过4.5小时的抛光,即可得到表面粗糙度Sq 为4.45 nm的光学表面,与直接研磨抛光相比,抛光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该研究成果拓展了RBSiC的表面改性方法,并且激光的可控性和该方法...

    2023.07.04

  • 基于衍射光栅空间整形的飞秒板条激光放大器新动态!实现了光谱成分按空间的排列

      高功率固体激光放大器普遍存在着热效应问题,制约激光功率的提升、引起激光光束质量的劣化。   这种热效应来源于固体激光介质(掺稀土离子的激光晶体)吸收泵浦光能量后转化出来的热能,对激光晶体的有效散热可缓解热效应,而激光晶体的形状也影响着热效应的程度。采用散热面几何厚度较小、散热面积较大的激光晶体结构更容易提高热导率,提升散热效果;因此数百瓦固体激光放大器采用薄片状或板条状的激光晶体。其中板条激光放大器的系统复杂性相对较为简单,激光晶体被制成薄板状,信号光和泵浦光都被整形成...

    2023.06.16

  • 研究人员实现用飞秒激光进行石墨烯纳米加工

        石墨烯于2004年被发现,它已经彻底改变了各种科学领域。它拥有高电子迁移率、高机械强度和热导率等显著特性。人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探索它作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潜力,催生了基于石墨烯的晶体管、透明电极和传感器等一系列部件。   但是,为了使这些设备进入实际应用,关键是要有高效的加工技术,可以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上构造石墨烯薄膜。通常,微/纳米尺度的材料加工和设备制造采用纳米光刻技术和聚焦离子束方法。然而,由于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冗长的制造时间和复杂的操作,这些都给...

    2023.06.14

  • 激光物理学家直接观察光注入后的第一个飞秒

      激光脉冲撞击固体中的电子。如果它从光波中接收到足够的能量,它就可以在固体中自由移动。这种自量子力学诞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现象被称为光注入。关于相关过程如何及时展开,仍然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   LMU的attoworld团队和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激光物理学家现在已经直接观察了硅和二氧化硅的光学特性在用强激光脉冲进行光注入后的最初几飞秒(十亿分之一秒的百万分之一秒)中是如何演变的。   当涉及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解释的光电效应时,这种光注入的...

    2023.05.26

  • 研究人员使用飞秒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金红石中钛同位素

      地球科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分辨率方法,使用飞秒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fs-LA-MC-ICP-MS) 测定金红石中的钛同位素,为地质过程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测定金红石中的钛同位素。该研究发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B 部分:原子光谱学上,采用飞秒激光烧蚀多收集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fs-LA-MC-ICP-MS) 分析金红石——一种常见形式的二氧化钛...

    2023.05.23

  • 科学家利用飞秒脉冲激光作用于范德华界面的二维纳米片驱动器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利用飞秒脉冲激光作用于范德华界面的二维纳米片驱动器 , 相关研究以 “Photoacoustic 2D actuator via femtosecond pulsed laser action on van der Waals interfaces” 为题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实现光控纳米机器工程可以满足光电子、纳米技术和生物学对无接触和非侵入性的要求。传统的光学操作主要是基于光学和...

    2023.04.28

  • ViaLase发布飞秒激光图像引导高修正小梁切开术研究数据

      ViaLase Inc. 宣布在线发布 24 个月的安全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使用 ViaLase 技术进行的飞秒激光图像引导高精度小梁切除术 (FLigHT) 的首次人体研究。  该数据发表在美国眼科学会的期刊Ophthalmology Science上。  ViaLase 首席医疗官、医学博士 Richard Lewis 表示,公司对我们首次人体研究的安全性分析结果感到鼓舞,并很高兴将数据公开提供给眼科社区。   “这项初步试点研究,以及我们目前正在...

    2023.04.19

  • 科学家使用飞秒激光器将硅的烧蚀速度提高了23倍

      在 RIKEN 高级光子学中心 RAP 从事激光应用研究的科学家采纳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使用 GHz 突发的飞秒激光脉冲,这些脉冲以 MHz 包络分组,称为 BiBurst 模式,可大大提高硅的烧蚀速度,而不会降低烧蚀质量。  由高级激光加工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发表在 《国际极限创造杂志》 IJEM 上,他们使用 BiBurst 模式成功地通过烧蚀提高了硅微加工的吞吐量,用于实际应用。   该团队已经证明,在幸免空气电离的条件下,BiBurst 模式能以...

    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