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戌变法与慈禧的选择:权力与变革的交织

      在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为了挽救国家的危机,光绪帝发起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和制度来改革国家。然而,这场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许多参与者被捕杀。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慈禧没有废掉光绪帝?又为何她不支持戊戌变法呢?  一、慈禧与光绪的权力关系  慈禧是清朝末代皇帝光绪的太后,她在朝中拥有极大的权势。虽然在名义上,光绪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决策权却掌握在慈禧手中。这种微妙的权力关系使得慈禧在处理政治问题时需要权...

    2024.04.15

  •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为“明治维新”?真相还有哪些?

      日本因明治维新走上了工业化强国的道路,是他日战争侵略的基础。而大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以失败告终,没能帮助走出新道路。同样是向西方学习,为何结局不同?   大清的洋务运动及后来的戊戌变法为何没能成为小日本的明治维新?   一、思想文化与日本的不同轨迹,而这才是清朝变法维新失败的更深层原因。   简单说来,号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背负沉重的思想文化包袱甩不开。在当时清廷统治阶层典型的主流观念中,泱泱大才是代表文明世界的天朝上国,外部世界不过是一些欠开化的蛮夷之邦。统治...

    2023.10.11

  • 戊戌变法公车上书的背景:为何说公车上书

    我们学习古代都比较可惜一件事就是当年如果戊戌变法成功的话,清朝也许就不会灭亡,也许也会成为世界强国。都比较喜欢当时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里面比较出名的就是公车上书等等。而且我们古代书上写的就是当时两个很厉害的领导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但是有时候事实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公车上书在1895年,98迷吧,正在北京参加考试的举人听说要签订《马关条约》,于是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迁都等等。这次是真的,但是当时有1000多举人,康有人名气...

    2023.04.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