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弃疾临终喊杀贼什么意思 诗意栖居对于辛弃疾来说是种痛苦

    诗意栖居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谁又不希望能够过上高端的游居生活呢。但在古代,可能对一些文人来说诗意栖居是一种痛苦,例如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文人辛弃疾。我们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辛弃疾的作品,他的爱国精神可以说值得每个人学习。但实际上,辛弃疾的身份不止是一名文学家,更是一位带兵打仗的将领。对于辛弃疾来说,能够上战场杀敌,报效祖国才是他一生所追求。辛弃疾早年经历辛弃疾,出生1140年,即南宋绍兴十年。这时候的中国北方在金人的统治之下,辛弃疾深切...

    2024.03.15

  • 辛弃疾的《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辛弃疾的《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翻译是不举烟火的寒食节,名贵的树木在园子里隐隐透出绿色。嫩生生的寒意,在春风中瑟瑟抖动着。薰笼内,焚烧香料的博山炉还微微透出暖气。深浓的春色围着小小的阁楼,在轻柔的雨声里,我们...

    2022.08.11

  • 《西江月渔父词》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西江月·渔父词辛弃疾 〔宋代〕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译文陡峭的绿崖有千丈余高,落日照在江面上泛着金光。白鸥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风波无法预料又何必管它?鱼肥美新鲜,正是吃鱼的好时节,前村好酒值得喝干了再斟。前事已随时间深埋,兴盛或是衰败又有何关系?赏析这首词是写江行采石所见所感的,虽自称“戏作”,其实寄慨遥深。上片写江行所见。“千丈悬崖”,言采石江岸高峻陡峭;“削翠”,言江岸壁立如削...

    2022.07.17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辛弃疾 〔宋代〕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译文我饮酒不需要劝杯,反而担心酒杯空了。分别相离也是可恨的事情,这次...

    2022.07.17

  •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辛弃疾 〔宋代〕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译文赞扬汤朝美堂堂正正的把“进谏之剑”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冲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了他的政见。汤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

    2022.07.16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诗词赏析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

    2022.05.14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98迷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2022.05.14

  •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表达了什么感情?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表达了什么感情?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

    2022.05.14

  •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表达了什么感情?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表达了什么感情?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诗词赏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

    2022.05.14

  •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赏析,词人辛弃疾别具一格之作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起来看看吧!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赏析不少专家都曾指出过辛词的多样性特点,肯定各种...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