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为五言诗的进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cht 2022-02-24 15次阅读

说到建安七子,这是指我国古代上的建安年间,也就差不多三国时期,7位文学家的合称。

这建安七子区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个人基本上就代表了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也就是一代奸雄曹操、曹丕、曹植之外的文学成就。

所以这“七子”之说也被基本被后世所承认。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为五言诗的进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七子”的称呼始于曹丕的著作《典论·论文》。

在这七子当中除了孔融跟一代奸雄曹操的政见不合之外,其余的六位虽说个个经历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感受过汉末时期那种天下大乱带来的苦难。

之后都投奔了一代奸雄曹操,于是地位也发生了大变化,获得了安定与富贵的生活。

这六个人基本将一代奸雄曹操视为知己,都想着依赖一代奸雄曹操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说这六个人的诗肯定是跟曹氏父子有很多共同点的。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为五言诗的进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建安七子的诗重要是以五言诗为主,这种形式的诗是到东汉后期的时候才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诗体。

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五言诗体已经步入成熟阶段。

而建安七子的五言诗作品更是写的神采飞扬,变化多致,将五言诗在艺术上表现的更加的精美。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为五言诗的进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就比如说徐干写的《室思》,就比当时同一种题材的《冉冉孤生竹》和《青青河畔草》就要写的更加的细腻和深厚。

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一些作品发生在东汉末年战乱爆发之前 ,其写作的时间不一定比“古诗”要晚。

他们在五言诗的进展史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和价值,使得五言诗受到了更重视。


标签: 建安  是指  个人  五言诗  发展  出了  巨大  贡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