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籍记载可知,苹果在古代有怎样特别的称呼?

cht 2022-03-03 10次阅读

宋代诗人李调元曾作诗《南海百咏抄》:“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而诗中的“荚子”正是对苹果的形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苹果历史有如何样特别的称呼?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其《上林赋》中写有“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楟”说的是山梨,而“柰”则说的是绵苹果。

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种植和食用苹果和梨的古代了。

不仅如此,西晋文人郭义恭还在其著作《广志》中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

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

image.png

此外,与现在的苹果不同的是,西汉的柰口感比较绵软酥松,但不易保存。

而现在的苹果则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质,且易于吸收,有着“活水”之称的美誉。

除了西汉的“柰”之外,由于唐朝长时间深受佛教的影响甚大,而且苹果又与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梵语叫bimba的红瓜形似,因此苹果叫做频婆果。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有云:“丹,赤也。

洁,净也。

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者。

”(“林檎”: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林檎或苹果)

image.png


至于苹果是何时有“苹果”这个称呼的?这还得从明万历年间说起,时为农学家的王象晋在《群芳谱·果谱》中写有“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这是史书中第一次出现了“苹果”一词。

最终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柰的诗词,南北朝·褚沄《咏柰诗》:成都贵素质,酒泉称白丽。

红紫夺夏藻,芬芳掩春蕙。

映日照新芳,丛林抽晚蒂。

谁谓重三珠,终焉竞八桂。

不让圜丘中,粲洁华庭际。


标签: 苹果  古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