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疫科学指南,家长们注意了!,打防疫针注意事项

1、儿童防疫科学指南,家长们注意了!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起,北京、广东等出现多例儿童确诊感染病例,其中最小的为出生仅36个小时的新生儿。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易感人群。
而冬春季又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年幼的宝宝很容易出现感冒发热等现象,做好婴幼儿群体的防护工作,正确区分感冒、流感还是新冠肺炎,成为家庭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1.担心自己染上病毒再传染给宝宝,怎么办?
1)家长做好个人防护:家长是与婴幼儿群体接触得最为密切的人,做好家长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家长要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需要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并在进门后立即更换衣物、鞋子等,安全处理口罩,全身进行彻底洗簌清洁后再接触幼儿。
2)避免与婴儿同吃同用:在防疫的特殊时期,家长应做到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不共用餐具、不入嘴同一食物、不用嘴巴吹冷食物再喂食。日常生活中主动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需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或用手臂遮挡口鼻并清洗,将废弃纸巾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以免二次污染。
3)做好居家清洁工作:此外,家长应保持房间通风。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到1小时,通风时将婴幼儿转移到其他房间,避免其因通风着凉。做好清洁消毒,每天用酒精消毒擦拭物体表面一次,用84消毒液拖地1~2次。
2.如何做好婴幼儿的各项防护工作?
疫情期间,应减少婴幼儿外出。此外,要做好婴幼儿居家防护工作,可从吃、戴、洗三个方面展开。
1)吃得好:钟南山院士在媒体中公开说明:“免疫力,才是最好的医生”。而正确饮食是建立机体免疫力的第一步。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而言,母乳能提供天然抗体,所以优先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无法实现母乳喂养,可以添加更适合宝贝体质、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人类乳汁中的脂肪是婴儿最主要的能量供应源,在目前全球的研究中发现,opo结构脂最为接近母乳脂肪结构。此外,就像大家挑选的食材要新鲜一样,宝宝的奶粉也要挑选更新鲜的。国家高级营养讲师李园园认为,“新鲜”对于宝宝来说,意味着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变性小,有活性,损失少,更易于消化吸收。国家注册营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郑育龙认为,“以生牛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配方奶粉,避免了多次热处理后的营养流失”。因此,在为宝宝挑选奶粉时可优先选择含有opo结构脂、生牛乳一次成粉的配方乳粉。对于年龄稍大的幼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主任医师朱芮建议,可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洁净的蔬菜水果,年长儿增加口味丰富的坚果。
2) 戴口罩:卫生防疫专家强调,新型冠状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戴口罩避免呼吸道吸入至关重要。“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1岁以上的孩子外出时都应该佩戴口罩。” 上海市衡山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章晓红指出,儿童也应正确佩戴合适口罩。由于疫情物资紧缺,有条件可优先选择儿童n95防病菌口罩,其次是儿童外科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儿童棉口罩。
3)勤洗手:保持手部面部清洁至关重要,也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一步。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教会宝宝用七步洗手法进行全面清洁。章晓红主任强调:“双手揉搓直到手部干燥,大约20秒,注意指缝、指尖等部位都要充分覆盖到”。
3.疫情期间婴幼儿感冒了,怎么办?
“冬季本来就是孩子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容易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不必太恐慌。”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主任医师朱芮认为,家长要正确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轻症患者仅有轻微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重症患者的病情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会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加快、呼吸衰竭等情况。如果孩子没有接触可疑感染者,可以先进性居家隔离和家庭护理。
如果孩子发烧并超过38.5,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进行退烧。同时补充足够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除此之外,要注意适当穿衣,补充睡眠,观察孩子的一般状态。
如果孩子咳嗽则分为2种情况:干咳,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咳嗽有痰,雾化乙酰办胱氨酸来稀释痰液。并且家长可以用排痰法,把手掌弯曲呈空心状,之后从下到上叩击孩子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当家中护理效果不理想,孩子精神状态持续不好,护理之后没有恢复。家长要尽快带孩子及时就医,并且做好防护工作,大人小孩都要戴好医用口罩或n95口罩。
在做好日常护理和防护的同时,家长要注意调整自我心态,避免将紧张的情绪传递给孩子,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提高体质,严阵以待,一定能打赢这场健康保卫战。
参考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第一版)》,湖北省儿童医学中心同济医院儿科
《儿童家庭防护措施》,湖北省儿童医学中心同济医院儿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2、打防疫针注意事项
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被要求或者自身需要打各种各样的疫苗。但是打疫苗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注射疫苗时的注意事项,大家快来看看吧。
1、孩子打完疫苗后,要留下观察30min。
观察孩子的呼吸、脸色、嘴唇的颜色等等,看是否出现呼吸急促、脸色发白等情况发生。如果30min之内,没有这些事情发生,那么就可以回家了。
2、注意口服类的疫苗,例如轮状病毒疫苗,在注射之后的30分钟之内是不可以吃东西的。
3、对于孩子去接种疫苗当天,尽量避免食用羊肉、海鲜、鱼肉等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一旦孩子接种之后出现过敏的症状,就会难以区分到底孩子是因为接种疫苗过敏还是因为食物过敏。
4、在接种完疫苗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不适的症状。
由于接种疫苗中的疫苗就是已经减毒或者灭活的病毒,在被接种入身体后,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就可能会出现部分人感到不适的情况发生。
3、孕妇复工防疫指南:出门私家车上班要消毒
根据目前的疫情情势,我们还不能松懈。不过有不少的公司都复工了,而再疫情面前孕妇最容易感染的一员。那孕妇复工如何保护好自己呢?不妨来试试这个孕妇复工防疫指南吧。
第一, 上班路上
建议孕妇出门前要先武装好自己,先自己测试好体温,因为孕妇的体温相对会比较好,因此孕妇体温在36.8到37.4之间都是属于正常的。一旦超过38就要及时就诊。
出门时要记住戴好口罩还有手套哦,一次性手套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可能会接触到门把或者是电梯等等,这些也是容易有细菌残留。不过考虑到孕妇的免疫力比较弱,因此不适合去挤车,建议选择私家车出门。
第二:办公室内
在进公司之前最好是先在门口用医用酒精消消毒,然后用洗手液清洗清洗双手。进入工作区域后建议先用酒精片对于电脑键盘还有座位以及桌子等进行擦拭消毒。工作时交流建议直接用聊天软件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面对面接触。午餐进食时建议自带减少外出,同事之间的进食间隔最好是最低1米。
第三:下班
下班回家之后要注意及时更换衣服,建议将外套背包等直接晾在通风处,进门之前同样用酒精消消毒,尤其是脚底哦。小编是建议消毒之后先去洗澡。
疫情期间孕妇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因此饮食要多样化哦,建议多适当的储备食物,减少外出的频率。
以上就是孕妇复工防疫指南了,小编想说疫情的拐点还没有到,我们仍需要做好防控的工作,戴好口罩,出门远离行人1米的距离。尤其是复工之后工作的地方还有路上的人都会增加,而跟你擦肩而过的人也有可能携带了病毒,因此复工防护要做好哦。
4、嘉宝携手权威机构,为宝宝打响科学“防疫宝护战”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孕产妇、婴幼儿的健康安全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低的婴幼儿,如何做好婴幼儿日常防护和家中的科学喂养已成为千万家庭亟待解决的问题。
嘉宝(gerber)秉承“全心之爱”以及对疫区万千母婴相关人群的深切关注,已第一时间向疫区捐赠了4,000箱嘉宝专业辅食营养产品,为疫区宝宝备粮,为家庭分忧。近日,嘉宝又携手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呵护婴幼儿群体的“防疫宝护战”,联合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及时为母婴家庭提供疫情期间婴幼儿防护和科学喂养的专业指导。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是国内首个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婴幼儿辅食相关标准完善,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防疫宝护战”邀请了业内权威专家联合发声:华西儿科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毛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部主任王慧珊以及北京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澳大利亚营养师学会注册营养师刘遂谦,她们将从特殊时期婴幼儿身体发育、疫情防控、家庭喂养与营养保障等方面给出建议和指导。
目前,家长们可以在嘉宝微信公众号“嘉宝gerber”、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等渠道,获取“防疫宝护战”发布的相关科学喂养及营养保障信息。未来,“防疫宝护战”还将登录更多平台,守护更多宝宝的健康。
加强婴幼儿日常防护,注意食材处理和全程卫生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部主任 王慧珊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部主任王慧珊通过“防疫宝护战”提醒各位家长,对宝宝的日常防护需要到位。首先,应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婴幼儿,如非必要最好不要出门。如必要出门时,必须佩戴口罩,且为了保证密闭性,应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口罩。家长们保证给孩子勤洗手,最好准备含有70%-80%的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以备出门使用。王主任也提到,由于1岁以下的孩子并不适合戴口罩,家长们自身的防护尤为重要。比如看护人要戴好口罩,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做好居家消毒清洁等工作。其次,在疫情期间需要格外注意食材处理和全程卫生。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或喂食前后,家长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保证果蔬清洗透彻。在疫情期间避免生食蔬菜,肉蛋鱼制品务必烹至全熟。喂食时不要直接用嘴吹凉再喂食,也不要嚼碎食物后再喂食。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做到全家分餐,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补充高密度营养,保证全面均衡,提高婴幼儿免疫力
北京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澳大利亚营养师学会注册营养师 刘遂谦
除了外在的必要防护,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科学喂养增强辅食期宝宝的免疫力。北京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澳大利亚营养师学会注册营养师刘遂谦谈到,具体到6-12月龄宝宝,合理喂养是保证这一生命早期1000天机遇窗口期第三个重要阶段发育的关键,也是防控病毒的重要保障。强化铁的婴儿米粉(成品辅食)是适合辅食添加初期的富铁食物。特别是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有效预防因母乳铁含量低且宝宝铁储备耗竭引起的铁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
华西儿科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毛萌教授也提到婴幼儿的免疫力发育尚不完善,相较于成人来说较弱,对于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差,营养对于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通过调整宝宝的日常饮食,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从而在疫情期更好地保护宝宝。
华西儿科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 毛萌
特殊时期,家长因不能经常出门采购新鲜食材,导致宝宝每日摄入的食材种类不够丰富,营养均衡很难保证,因此补充高密度营养很重要。家长可以为宝宝选用添加强化铁、科学配比维生素c、益生菌的米粉,补铁的同时,保证肠道好消化,易吸收,让食物更好地转化为营养补充,帮助宝宝提高自身免疫力。6月龄以上的宝宝还可以多添加果蔬泥,丰富多种果蔬摄入,补充宝宝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保证营养摄取的全面与均衡。
另外,维生素d的摄入也需要特别注意。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频率和严重程度,因此补充维生素d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预防疫情。维生素d可以从三文鱼、蛋类、专业辅食或滴剂中获取。0~1岁婴儿每日摄取维生素d建议量为400iu,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建议每日摄入600iu。
婴幼儿出现感冒症状,冷静观察切莫慌张
如果宝宝出现一些感冒症状,家长需要冷静观察,切莫过于慌张。冬季本身就是宝宝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与普通感冒较为相似。当宝宝出现疑似症状时,家长应先自行筛查再决定是否就医,避免外出过程中受到感染。王慧珊主任建议家长们可以参照以下两条自行筛查--
第一,确认宝宝是否接触过确诊、疑似患者或有湖北武汉旅居史的人,如有接触,在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
第二,观察宝宝症状。如果宝宝的症状只有轻微的咳嗽、流涕,体温不超过38.5℃,能吃能睡能玩,建议居家隔离观察,对症处理,避免出入医院过程中可能的传染。但如果已经出现高烧、咳嗽、呼吸急、精神差、食欲差、活动后乏力,或是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道症状,特别是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应及时就诊。
此次由婴幼儿辅食专业机构携手知名品牌嘉宝, 联合业内专家的“防疫宝护战”将作为长期项目,持续为千万母婴家庭提供多方位的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导,以全心之爱,陪伴护佑每个家庭。
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嘉宝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婴幼儿疫期防护与科学喂养的指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5、打防疫针要注意些什么
防疫针是用各种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所以带有一定的毒性,在给宝宝打防疫针时需要特别留意。那么打防疫针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
1、在宝宝打防疫针前,父母要先给宝宝洗干净,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在医生询问宝宝的健康情况时需要详细说明,确保没有打防疫针的禁忌症后才可开始打。
2、很多人以为打防疫针不能吃发物或者需要忌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其实防疫针和生病不同,打完防疫针后抗体实际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所以多吃蛋白质丰富的物质反而可以提高免疫力。
3、打完防疫针后,有些宝宝会有轻微发热的症状,一般在1-2天内会自行好转,这时宝宝应该避免剧烈的运动,家长要观察留意宝宝情况,如果发热情况没有好转,则应该到医院询问医生。
4、打防疫针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保护宝宝的健康,但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人体感染疾病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平时生活中父母还是要多加留意,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